5)配筋砌块保温结构体系采用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混凝土砌块(或空心部分填充保温材料)为砌模,并在砌模孔内配置钢筋网片,浇注混凝土。为了加强结构整体强度和刚度,地下室和电梯井筒等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该结构体系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与之相似的是玻化微珠复合结构体系。
6)自保温混凝土结构体系由带有隔热保温板材的预制平板与现场浇筑的连梁和短柱构成。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的多层、高层民用建筑,已形成相应的技术规程,并在南京市和淮安市完成试点工程。但目前没有与该结构体系配套的专用钢制模架,且预制构件的制作、连接方式和吊点设计有待进一步完善。
7)混凝土灌芯纤维石膏板结构体系通过在预制定型纤维增强石膏板的空腔中浇筑混凝土而制成。石膏板轻质、防火、保温,并起到剪力键的作用,隔震耗能,提高了复合墙板的延性,但存在连接缝的处理和防水处理不便等问题。
2.预制构件为核心骨架两侧喷涂(浇注)水泥砂浆(混凝土)结构体系
该类结构体系首先将冷拔低碳钢丝焊接成三维空间结构,中间填充EPS板,形成钢丝网架聚苯乙烯板,然后在板两侧喷涂水泥砂浆面(舒乐舍板结构体系和EM2结构体系)或在板两侧浇注混凝土层(CL结构体系和CS结构体系)形成完整的建筑墙体。该类结构体系自重轻,安装简便、运输方便、增加使用面积、保温性能好,但不同结构体系也存在不同的缺点:
1)舒乐舍板结构体系和EM2结构体系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变形板多,抹灰时墙体易产生裂缝,防火性能较差,施工完毕后不能剔凿,不能变更门窗洞口。
2)CL结构体系和CS结构体系工序多、节点多、安装难度高,且对混凝土坍落度、现浇侧模板的支撑和缝隙处理要求高。
3.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
该类结构体系将工厂预制的大型墙板、楼板甚至整个房间(墙板表面可以做好饰面)运至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工业化程度高。不同构造预制构件形成不同的结构体系:
1)CBCF复合结构体系是由薄壁型钢和EPS轻集料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板式结构,有多种组合方案,可按模数建造2层建筑。但现场吊装困难,且建筑造价高,适用范围有限。
2)密肋轻型节能结构体系是由预制的密肋复合墙板、现浇的隐形框架和楼板组合而成。复合墙板是以截面及配筋较小的混凝土构件为肋格,内嵌加气硅酸盐砌块预制而成。砌块在肋格约束下的开裂与非弹性变形类似耗能装置,有效地提高了结构的变形能力和延性;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工业废料,具有较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该体系施工复杂,且对其真实结构的计算分析困难,按照等效原理建立的结构计算方法以及构造措施均有待进一步完善。
3)PC结构体系以预制墙板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部分现浇而成,其生产工艺仍在探索中,存在节点处理的问题,且对现场条件要求高。
4)WZ结构体系是采用WZ板材构建的组合网架夹心剪力墙节能结构体系,具有减轻自重和隔热、隔声、隔振和隔渗的作用,但实用设计方法有待完善。
5)装配式大板结构体系除基础外全部采用预制构件组合安装,施工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大规模应用经济效益高,但整体抗震性能不好、运输难度大。与之相类似的是盒子结构体系。
4.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叠合结构体系是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从德国引进的一种新型预制构件为模板内部浇注混凝土的结构体系。
叠合楼板由预制楼面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构成。叠合墙板按不同的作用和构造分为外部剪力墙、外部填充墙、内部剪力墙和内部填充墙四种。剪力墙在空腔内配置双向钢筋并浇筑混凝土,承受竖向与水平荷载,而填充墙则仅在墙板顶部设置构造暗梁。
该结构体系的优点包括:结构性能优越、环保节能、工业化程度高、造价较低。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