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全生命期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
目前在我国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中占主要部分的是预算定额及其体系,其目标所指也是工程建造价格。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概预算、估算定额即指标很不完善,且很少将设备价格作为工程计价依据。全生命期造价管理和评价工作在这种状况下很难圆满完成。为了适应节能要求,至少应该在以下两方面做好工作:
(1)创立一些专门的节能项目,如将应用节能建筑新技术、设备费计算、材料消耗和价格纳入现行预算定额,为建筑的节能部分提供易于操作的计价依据,同时也能有效控制建筑节能的各项措施和具体费用。
(2)增设易于识别节能效果的指标,如节能盈利扩大率、物资消耗降低率、增加建造费用的回收期等。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行的经济评价方法缺少相应的节能指标和参数,如果能够增补,那么节能要求将在建设项目的评价中得以具体体现。
3.全生命期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建筑工程只涉及设计成本和建造成本,而全生命期成本法则要求在评价建筑物的经济性能时,不能只考虑这两项成本,而要考虑建筑物“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即从项目的构思、策划、设计、建造、使用、维护、修建直至拆除的整个生命周期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这种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性能,将建设工程生命期内的各种运行维护费用纳入工程造价,最后按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得出综合造价。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对建筑节能的评价和实施十分有利,而且从节能、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多角度考虑,这个费用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4.全生命期工程造价总体评价方法
基于以上所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总体评价就不只是现行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是要扩展到全生命期进行,从建造到使用、报废全过程的综合费用低的项目才是低造价的项目。造价的控制不仅是建造费用的控制,而且要考虑建成后使用中的能耗、维护等费用,这是新理念下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它将造价控制扩大到项目的全生命期,是更加合理化的比较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相信会有更多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应用于节能建筑,合理进行工程项目全生命期造价成本分析,将有效促进建筑节能新技术的推广,加速转化理论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单位: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