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环保煤泥烘干机的技术改造原则异常苛刻,根据以上原则对1台Φ2.2×14m的
煤泥烘干机进行技术改造,情况如下:
1.煤泥烘干机重点改造2个部位:①除尘器废气处理量由20000m3/h加大到35000m3/h.②改造烘干机内部结构,加设X形中心扬料板,机头端进料螺旋叶片改造成三角形筋板,机尾端L形扬料板调整角度。
2.煤泥烘干机参考数据:燃烧室温800±50℃。距离烘干机头端1m处,外筒温度150±10℃,距离烘干机尾1m处,外筒温度70±5℃,烘干机中部外筒温度75±5℃,除尘器前废气温度68±5℃(烘干机没有做外保温)。
3.煤泥烘干机改造后运行8个月各项指标统计对比。
从以上数据对比来看(表格中的用煤量是实物煤,非标煤),台时产量大幅度提高,煤耗、电耗明显下降,粉尘排放达标,综合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分析,结合实际改造使用情况,证明回转烘干机通过合理的技术改造,一定会收到很好增效
节能的效果。目前国家政策要求各行各业节能减排,对于使用这种烘干机的厂家应积极进行科学的技术改造,实现增产、节能、减排降耗的目的。
烘干机一般改造方法步骤为:
1.煤泥烘干机加设中心X形扬料板,减少热空洞,延长物料停留时间,提高热交换效率,减少高温气体的流失。安装部位可从烘干机中部(稍后也可以)开始依次向机头端安装3~5组扬料板,间隔距离0.5~1m,每组6块X形扬料板。但靠近机头端3m内不能安装(因刚投入的物料水分高、黏度大、温度低,容易产生黏附),否则会影响整体烘干效率。
2.煤泥烘干机将进料端螺旋输送叶片去掉,改为三角形筋板,可用厚6mm钢板制作,短直角边高度与进料端挡圈同高度,并焊牢,长直角边长度为800mm,煤泥烘干机,与烘干内筒焊牢,间隔50mm焊一圈,自然形成1个锥形进料器。其作用是减缓物料在高温带流速,并充分吸收热量,提高热交换率,并能够降低烘干机前端温度,避免烧坏筒体及挡料圈。
3.煤泥烘干机改造进料管角度,只要不影响进料,尽可能将下料筒提高,以上端不与烘干机挡料圈接触为宜,但伸入筒体内部不可过长,控制落料点离挡料圈200mm以内。以防前端无料温度过高烧坏挡料圈与筒体,下料溜管提高后,既有利于高温气体的流通又防止烧坏溜管,物料自然下落形成料幕,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热交换率提高。
4.煤泥烘干机改造机尾低温烘干带约筒体长度1/3处的L形扬料板,一般L形扬料板都是垂直90°固定,周圈可依次按30°、90°、120°的角度焊接。这样通过烘干机旋转,扬料板在不同的空间高度,扬料分布面积大,热交换率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