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出台,对于‘散兵’状态的安徽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光伏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昨天上午,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忠明显得格外高兴,他刚刚听说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其中最大的利好是要对相关企业给予最高总投资70%的直接补贴。
合肥本地专家表示安徽光伏企业急需快速抢滩登陆,缓解企业因为市场波动和高额的研发成本带来的资金紧张问题。
新政:最高可获七成补助
3月份,财政部等多部委出台的“太阳能屋顶计划”中,对具备装机容量不小于50千瓦等条件的光电建筑项目实行20元/瓦的补贴措施,而“金太阳工程”则将装机容量准入扩大到300千瓦,同时对太阳能电站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金太阳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有人估计该计划总贴补额可能高达百亿。
“我们现在最关注的就是地方如何下发相应的配套措施。”朱忠明表示,对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利好,对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有帮助(现发电成本为2元),但国家补贴还不足以让企业实现赢利——他们在期待一个合理的上网电价。
据介绍,在一些欧洲国家,政府采取光伏电价补偿机制,让企业和百姓受惠。但同时每年会适度调低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这就迫使光伏企业不断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实现产业化。
现状:安徽光伏产业处“散兵时代”
无需铺设电缆,不消耗电力,无需电源开关,当夜幕降临时,路灯自动照亮。如今,合肥、铜陵等地有了这种节能路灯。
“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在今年6月省发改委首次主持召开的全省光伏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合肥工业大学光伏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安感慨。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合肥工大就致力于光伏技术和产品的研究推广。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