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的难点是什么?会在哪些方面加强控制?工业废水治理需求有多大?废水治理的根本思路应如何调整?企业怎样保证稳定达标,怎样不断提高治理废水的能力?近日在中国水网主办的2010年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秘书长王家廉细数“十二五”工业废水治理思路。
未来废水治理市场有多大?
2008年工业废水三个指标在下降,“十二五”应推行清洁生产等基本原则
根据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比上年减少2.0%。工业废水COD排放量457.6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34.6%,比上年减少10.5%。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比上年减少了12.9%。
3个比例下降表明,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污染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计划削减COD100万吨,2008年就实现了,预计在“十一五”末期会超额实现。“但是依据2008年全国工业废水减排的结果进行测算,我国全部工业废水的COD浓度仍然维持在189.3mg/L这个水平,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王家廉表示。
王家廉参与了有关“十二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部分研究,他认为,未来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是:一、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全过程控制。二、实行强制淘汰制度,加大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促进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三、继续实施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提高排放标准,贯彻循环利用、低排放的工业减排政策。四、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营水平提高和环境监督管理。五、控制重点是污染物控制指标和总氮、难生物降解有机物、含硫和高含盐废水。
王家廉分析,废水治理将是商机无限的市场。“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要提高废水处理设施的稳定达标排放水平。预计可削减COD排放量150万吨以上,氨氮两万吨以上。按投资需求计算,削减工业COD需投资300亿元,削减工业氨氮需投资60亿元,估算“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投资总需求约为1250亿元,年均治理投资为250亿元左右。
而2008年我国工业废水治理行业的销售收入约507亿元,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行业销售产值以年均增长率15%计算,预计“十二五”期间工业废水治理行业的销售产值约为1375亿元。
哪些手段不可缺少?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过程控制,从原料物料的减少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到末端排放的提高,这些手段缺一不可,而且要联合起来,保证设施达标运行非常重要
“十二五”期间,工业结构调整,排放标准也会提高。王家廉指出,一些落后的产品产能将会淘汰,调整的对象将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资源消耗性的工业行业和小型制造企业,比如说草浆造纸、煤化工、焦炭,染料、医药、农药等精细化工,酿造、木薯淀粉酒精等,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废水等污染治理难度大,投资高,运行成本高,得不偿失。
提高排放标准将促进深度治理,王家廉透露,现在有一些标准正在调整。未来,污水治理企业需要改革工艺增加工艺流程,采取关键技术,提高去除效率,加强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废水回用、深度处理、发展低排放技术等。
“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全过程控制,从原料物料的减少到生产工艺的优化,到末端排放的提高,这些手段缺一不可,而且要联合起来。”王家廉强调,污染企业首先要减少生产用水的消耗,降低废水排放量,增加循环利用率,降低原料物料的消耗,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开展废弃物回收,削减污染排放量,减轻末端排放的负荷,降低处理的难度,简化流程,发展循环经济。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