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条的起源:
缓冲床的使用最早起源于德国,是由一名非常伟大的德国工程师为了减少运行成本,提高物料输送效率而研发的。早期皮带机下料口处采用缓冲托辊;由于下行缓冲力对缓冲托辊的冲击力太大,不仅对缓冲托辊的损坏比较严重,而且易对皮带胶面造成撕裂,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上个世纪初,聪明的德国工程师开始慢慢研发出缓冲床的雏形;通过不断的摸索,研发出了用铝合金作为支撑卡槽,结合优质二次缓冲的弹力橡胶和高效耐磨板制作出了,目前所使用的缓冲条;90年代初,随着缓冲床的大范围使用,很多缓冲条也运用到煤矿企业中,做事严谨细致的德国工程师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国发现了铝合金连接不适合用于煤矿井下这种高瓦斯\易燃场所,针对煤矿环境改用了钢结构连接.直到今天,随着缓冲床在国内的大量使用,也有最初的1200单一的带宽演变成从1000mm-2000mm不同长度的缓冲条。
皮带机缓冲床的技术参数:
1.缓冲条长度有:L=1220 L=1400 L=1500
L=1600 L=2000
2.缓冲床的带宽=带式输送机宽度
1)缓冲床表面材料:美国进口超高板
1.抗拉强度 25N/mm以上 伸长度:350%以上
2.冲击力强度10KJ/M2以上
3.剥离强度1.表面材料和橡胶200N/cm以上
2.铝合金槽和橡胶200N/cm以上
2)缓冲条缓冲橡胶采用
1.拉伸强度 15N/mm2
2伸长率40%
3.邵氏强度 35-40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