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积极应对碳减排与通胀预期 五策并举解低碳困局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12月19日,哥本哈根会议闭幕。虽然最终没有达成有具体指标的约束性协议,但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全球已经同步进入低碳时代,这将对我国经济带来深远影响。


  低碳产业将改变国际经济走向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所谓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而言的,核心是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包括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国际关系模式。具体而言是鼓励发展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能耗低、污染低的产业和产品,借助能源技术创新引导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以此应对气候变化且提高能源利用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GDP的目的。


  而低碳产业将融节能生产资料市场、节能消费品市场和新能源市场为一体。短期内,节能生产资料有助于降低企业单位能耗,提升生产力水平,节能消费品如节能汽车等有助于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环境质量,这两个产业将在短时间内对全球经济产生拉动作用。而新能源产业则是全球经济长期发展的希望所在,新能源技术致力于在未来百年间形成对传统矿物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说谁主导了低碳产业的正确走向,谁就将主导未来世界的经济走势。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影响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对我国经济也将造成深远影响,简而言之,低碳将继续推高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进而推高全球通胀水平,我国将面临全面高涨的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压力。同时,我国能源利用水平低下,低碳技术较为落后,低碳产业存在发展瓶颈。


  (一)低碳时代将迎来全球通胀。1、低碳将引发矿物能源使用量的调整。碳排放问题长期来看会引发石油等矿物能源使用量的调整,但由于核心技术和成本的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问题,因此石油的需求从短期来看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加之石油等矿物资源储量日益减少,同时受技术和成本原因新能源在短期内难以形成根本性替代。因此中期来看,石油价格必然是上涨的。


  2、发达国家有借油价转嫁研发低碳技术成本冲动。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低碳技术发展初期成本较高,为迅速推进低碳技术市场化,发达国家有动力继续推高原油等能源价格。这将使得低碳设备及产品具备相对价格优势,从而向接受低碳技术的发展中国家转嫁不菲的研发成本。


  3、高油价和碳减排综合作用推动全球通胀。第一,高油价趋势无法逆转的情况下,碳减排的综合作用必然会引发钢材、绿色农产品、化工等行业节能增效、增加成本引入清洁机制或者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创新,这些措施都间接增加了生产企业的成本,必然助推钢材等原材料大幅攀升;第二,原材料价格的持续攀升将影响到中下游产业,以乘数效应向国民经济加速传导,其结果是引发整体物价水平的持续攀升。同时,物价的持续上升还会推高劳动力的薪资水平,因此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共同上涨局面;第三,碳风险波及多种商品产生敞口风险,由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也是碳减排技术和碳配额需求最强的市场化,全球争上碳交易市场、抢夺碳交易“话语权”,我国在这方面的需求强势和供给弱势,会面临巨大的碳排放权的风险敞口,急需碳排放权的风险管理工具。而且,美元疲软、低碳经济和后危机刺激经济策略推动油价和以油价为基础的大宗原材料价格攀升,这种上升可能一直持续到2020年,低碳和全球通胀将带来多种敞口风险。


  (二)我国的低碳产业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在低碳技术和低碳市场的发展上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主要体现在能源结构和利用水平低下、低碳技术尚未形成竞争力和碳交易市场失语。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