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布袋式除尘器的主要作用是含尘气体通过滤袋时,粉尘被阻留在滤袋的表面,干净空气则通过滤袋纤维间的缝隙排走
脉冲布袋式是依靠编织的和毡织(压)的滤布作为过滤材料来达到分离含尘气体中粉尘的目的。它工作的机理是粉尘通过滤布时产生的筛分、惯性、黏附、扩散和静电等作用而被捕集。
1. 筛分作用
含尘气体通过滤布表面粉尘间的空隙把大于空隙直径的粉尘分离下来,称为筛分作用。对于新滤布,由于纤维之间的空隙很大,这种效果不明显,除尘效率亦低。只有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在滤布表面建立了一定厚度的粉尘层,筛分作用才比较显著。清灰后,由于在滤布表面以及内部还残留一定量的粉尘,所以仍能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滤布在上述不同状态下对除尘效率的影响见下图:
对于针刺毡或起绒滤布,由于毡或绒滤布本身构成厚实的多孔滤层,可以比较充分发挥筛分作用,不会依靠粉尘层保持较高的除尘效率。
2. 惯性作用
含尘气体通过滤布纤维时,气流绕过纤维,而大于1um的粉尘由于惯性作用仍保持直线运动撞击到纤维上而被捕集。粉尘颗粒直径越大,惯性作用也越大。过滤气速越高,惯性作用也越大,但气速太高,通过滤布的气量也增大,气流会从滤布薄弱处穿破,造成除尘效率低。气速越高,穿破现象越严重,下图表明,过滤气速越高,出口气体含尘浓度也越大,除尘效率越低。
3. 扩散作用
当粉尘颗粒在0.2um以下时,由于粉尘极为细小而产生如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布朗运动,增加了粉尘与滤布表面的接触机会,使粉尘被捕集。这种扩散作用与惯性作用相反,随着过滤气速的降低而增大,粉尘粒径的减小而增强。以玻璃纤维为例,纤维越细除尘效率越高。但纤维直径细的压力损失要比粗的纤维大,耐蚀性也越细越差。
4. 黏附作用
当含尘气体接近滤布时,细小的粉尘仍随气流一起运动,若粉尘的半径大于粉尘中心到滤布边缘的距离时,则粉尘被滤布黏附而被捕集。滤布的空隙越小,这种黏附作用也越显著。
5. 静电作用
粉尘颗粒间相互撞击会放出电子产生静电,如果滤布绝缘体,会使滤布充电。当粉尘和滤布所带的电荷相反时,粉尘就被吸附在滤布上,从而提高除尘效率,但尘清除较难。反之,如果两者所带的电荷相同,则产行斥力,粉尘不能吸附到滤布上,使除尘效率下降。所以,静电作能改善或妨碍滤布的除尘效率。为了保证除尘效率,必须根据粉尘的电荷性质来选择滤布。一般静电作用只有在粉尘粒径小于1um以及过滤气速很低时才显示出来。在外加电场的情况下,可加强静电作用,提高除尘效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