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黑臭水体治理攻坚进行时 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方案匮乏

发布时间:2018-5-9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期望确保3年内彻底解决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在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截至2018年....
5月7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2018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期望确保3年内彻底解决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问题。

在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上,截至2018年5月8日,全国认定的2100个整治项目中,显示“尚在治理中”的有790个,“方案制定中”的有190个,“完成治理”的有1120个,未完成率接近一半。

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市场得到了快速释放,近日有研究机构人士表示,以PPP项目为例,黑臭水体的PPP项目投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

此次督查将进一步打开黑臭水体治理的市场空间,但对于参与治理的公司来说,在大体量项目面前,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强。

毛利率受限?

黑臭水体治理是近几年环境治理领域不陌生的话题。

早在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中,就充分明确了水环境治理2017年—2020年阶段的发展目标。此后,以黑臭水体治理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市场逐步被激发,水务企业纷纷投入。

但碧水源在近日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中指出,过去几年,碧水源通过独有的独特技术与产品且业务领域较为集中,使公司一直保持较高且稳定的毛利率。但承担黑臭河项目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的毛利率造成影响。

碧水源公告指出,但随着国家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逐渐结束,公司业务将逐渐回归到以城镇乡的污水处理主业务上来,未来毛利率将会逐渐回归到正规水平。

对此,碧水源董秘张兴也表示,随着去年末国家对PPP的管控加强,未来的PPP项目质量将有所提升,且以运营为主的水厂类项目也将增多,公司未来高毛利部分占比也会加大,公司高毛利的设备销售将增加,现金流情况也会提升。

简单来说,因为对于黑臭河项目的投入增加,但毛利率不如传统的水厂项目,同时,高毛利率的膜法水处理项目占比减少,从而导致了整体毛利率下滑风险。

一位总部在北京的从事水务治理的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关于毛利率的高低,不同的项目之间可比性不大。

“一种是纯粹的的施工型企业,带着资金、带着财务费用,按照业主固定的图纸、参照固定的费率,纯粹做施工,没有解决方案,毛利率会变低。”他表示,因为行业竞争激烈程度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毛利率下降并对整体利润水平造成影响。同时,项目打包捆绑的模式也会拉低施工型企业的毛利率。

但对于能够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来说,这或许是个利好,盈利可能会增加。

“原因是企业承担的风险大了,承担的风险越大,利润越高。企业需要给业主保水质、出方案、做设计,承担的责任比简单照图施工承担的责任要大,风险要大。所以正常来说他跟业主的信息不对称会更大,所以毛利率是上升的。”上述公司人士表示。

另外,对于不同的项目订单,存在可用性付费和运营绩效付费的差异,但显然,项目运营绩效付费更有利于治理效果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的营收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而且,除污水处理等有收益的项目外,更多的是公益性项目,依靠政府付费运行。但环保市场体量远远大于政府支付能力所能承担的范围,拥有大量潜在市场。

业内普遍建议的方法是,把环境保护的项目与其他项目组合在一起,让环保在一些收益比较高的项目中获得部分收益。

技术创新空间有限

而对于实际的黑臭水体治理,上述公司人士表示,目前最主要的瓶颈就是一些项目缺少针对性的方案。“黑臭的原因、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如果对复杂的边界、水-泥界面、源头的掌握不完整的话,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最后也往往没什么效果。”

另外,在治理模式上,目前对于技术的关注普遍较少,技术创新并不是主要评判指标,很多项目实际上给企业留的创新空间并不多。

“涉及技术创新的问题在PPP+EPC的项目模式中,但一般的客户对创新不重视,通常只是要结果保证。因为PPP最终还是要政府付费,所以有些方案虽然在技术创新一栏得了很高的分,但是最后不管用。可靠性、过往案例、保证性上的加分更有用。”上述公司人士告诉记者,有很多项目根本不涉及技术选择,因为政府把这些PPP项目进行前期包装的时候,已经包装到设计阶段了,所以它是有图纸、有解决方案的,社会资本方照着图纸去实施,肯定是要保证效果的。

他表示,业主首先得考虑达标,能达到预设的水质,这无可厚非。而且政府在这方面和专业化公司的信息是高度不对称的,大部分地方政府也不会要求在技术上追求创新,一般来说越创新的技术应用的案例越少,大多数客户都是看成熟度。

他还向记者介绍,在这类项目中,创新点其实主要体现在解决方案上,比如在景观、水的用途,怎么与城市的规划协调,濒水建筑设计建设,以及项目投入运营后与跟市民的互动等方面,业主方往往很关注创新。

环境保护部规划院PPP中心主任逯元堂曾指出,企业通过创新实现成本下降或者获得一些额外收益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把腰带收紧,对于社会资本来说是没有创新动力的。对此,他建议,在保障社会资本合理收益的前提下,要允许社会资本创新,创新带来的收益要留给企业,只有这样技术才能不断创新,模式也会不断创新。

而一个参考案例是2016年开始建设的海口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2016年,37亿海口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正式落地,海口将全市包括五源河、鸭尾溪、红城湖等城区31个水体打包成6个子项目,以PPP模式委托给第三方公司治理并长效运营。该项目也是中国首个把需要治理的水环境打包一起运作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最终,四大联合体中标这6个项目。但在竞标时,海口水环境治理项目经过了30多家技术方案的遴选。

其中,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对海口市东西湖等11个黑臭水体进行控源截污治理。根据铁汉生态日前发布的2018年一季报,该水体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合同造价9.58亿元,累计确认营业收入1.86亿元累计结算及收款金额为1亿元。

铁汉生态在项目中采用釜底抽薪的方式,通过对底部积累的垃圾底泥进行清淤,从源头清除湖水污染。为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铁汉生态运用独创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阻隔修复结构”技术,对淤泥进行绿色处理。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