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对于历史的长河来说仅仅是一瞬间。然而这一瞬间对于中国的空气能热水器来说,却是从诞生到蓬勃发展的决定性阶段。
十年来,中国空气能热水器行业一直在充满了跌宕起伏中成长,一批批新的公司成立,一个个老的企业销声匿迹。行业变化之大,速度之迅猛,只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而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却在惊涛骇浪中不断壮大,并且逐渐成为热泵热水器行业的“标杆企业”。
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十年来同益发展过程的几个里程碑,了解一下同益如何在逆境中屹立不倒,并成为消费者和经销商心中的知名品牌背后的故事。
同益的诞生轶事
1999年,在广州市芳村区的一栋厂房悄然挂上名为“同益”的牌子,谁也不曾想到,这毫不显眼的两个字日后发展成为热泵行业的名片,备受消费者和经销商追捧的热泵品牌,创造这辉煌的正是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唐璧奎。
唐璧奎曾是中国某著名空调企业的副总,处于对新能源开发应用的前瞻性视野并及时捕捉到热泵产业的发展方向,自主创办了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空气能热水器机组、空调机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唐璧奎从一个企业的战略高度意识到热泵产业对国家节能减排事业的重要性,同时又十分清醒的认识到要把热泵产业做大,必须认真做好全行业的普及推广。所以自同益问世,就向市场描绘了“品牌共有,同益同乐”的宏伟蓝图,于是,汇聚了同心同德的企业人才,维系了不舍不弃的商界杰士,得到海内外科研机构的鼎立支持,于2000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空调、高效空调和氧吧空调,其中“氧吧空调”整整比国内其他品牌的同类产品早了一年之多。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22
最艰难的产业孵化期
热泵产业从2000年开始萌芽成长。早期的热泵热水器产业表现出企业规模小、市场散的特点。在2000年前后国内热泵热水器市场迎来了第一批淘金者。由于产品市场认知度低、技术不成熟,生产企业投入产出比普遍比较低,最先进入市场的一批企业纷纷倒闭退出或者转入热泵商用工程机市场。2000年至2004年热泵产业度过了最艰难的产业孵化期,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坚持了下来。
尽管热泵产业举步蹒跚艰难成长,但一个产业总是有一批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诞生的,否则这个产业就没有希望。
“在热泵产业凤毛麟角具有品牌理念的企业家只有广东同益电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唐璧奎先生。”这是当年某家电杂志给予唐璧奎总经理最高的评价。
本着“同心同德创伟业,益人益已传千秋”的企业精神,致力于高效节能热泵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的同益,并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按着既定的轨迹稳步向前发展,一系列的荣誉接踵而至。2000年,导入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2003年09月,获“产品质量信得过企业”的荣誉称号;同益公司拥有“储水式双循环高效换热器”、“高效热泵热水器”等多项国家专利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家用及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单位之一,同时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符合冷凝热泵热水器空调及冷热源新技术研究”课题组成员单位,承担着省、市、区各级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冷热联供全效热泵机组”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立项。2008年12月,同益公司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益热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也获得政府部门认定。
唐璧奎总经理当年接受某媒体专访时曾说过:“近年来,热泵热水器倍受关注,虽然过程中不乏否定的声音,但是高效节能产品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热泵的技术难题也将会在短时间内攻克。”现在回看,这是前瞻的言论,要知道当时社会上有很多不利于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发展的传闻和报道,整个行业处于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不但经销商失去信心,不少厂家也打起了退堂鼓,发展前景堪忧。
正是唐壁奎总经理在逆境中秉持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在多次公开场合多次表达对热泵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增加对热泵技术的投资,获得业内认识的高度评价和尊重,同益俨然成为热泵行业的发言人。在2005年8月,同益联合行业骨干企业探讨并组建广东省家电商会新能源电器专业委员会,同益公司被选举为广东省新能源电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借此良机,整个热泵市场缺口打开了。于2007年,同益的销售量超过5000千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