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R排水管与AGR给水管在设计、性能、应用场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尽管两者均属于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AGR)管材,但需根据具体用途进行区分。以下是两者的核心区别及选型要点:
一、设计标准与规范
二、材料性能差异
1.抗压与抗冲击性
AGR给水管:需承受持续水压(如市政管网压力0.3~0.6MPa),拉伸强度≥50MPa,抗冲击性要求高(-10℃下9kg重锤2m冲击无破裂)。
AGR排水管:侧重抗外部载荷(如埋地土壤压力),环刚度≥8kN/m2,抗冲击性略低(-5℃下同条件测试)。
2.耐腐蚀性
AGR给水管:需耐受水中余氯(0.05~4mg/L)及微量酸碱(pH6.5-8.5),氧化诱导时间≥20min(110℃)。
AGR排水管:需应对污水中有机物、油脂及强酸碱(pH2-12),耐化学腐蚀等级更高(如耐硫酸浓度≥10%)。
3.阻氧与防渗性
AGR给水管:氧气渗透率≤0.1g/(m3·d),防止微生物滋生(如直饮水系统)。
AGR排水管:无需阻氧,但需防渗防漏(渗漏率≤1L/(km·h·m2))。
三、应用场景对比
四、结构设计与连接方式
1.管壁厚度
AGR给水管:壁厚更均匀(如DN110管壁厚3.2mm),需通过液压爆破试验(4倍公称压力)。
AGR排水管:壁厚可略薄(如DN110管壁厚2.7mm),但需加强环刚度设计。
2.连接技术
AGR给水管:多采用承插式胶圈密封(如T型橡胶圈),确保承压密封性,接口泄漏率≤0.01%。
AGR排水管:常用胶熔或弹性密封圈(如O型圈),允许一定挠度以适应地基沉降。
总结
AGR给水管与AGR排水管的差异本质在于功能需求导向的设计分化:给水管以卫生安全、耐压为核心,排水管以抗冲击、耐腐蚀为重点。选型时需严格遵循设计规范,避免因性能错配导致工程隐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