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安徽省肥西县:抬高环保门槛 促进科学发展

发布时间:2010年2月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山更青了,水更绿了,县城变大了,乡村变靓了。”这是安徽省“江淮世纪环保行”记者团在肥西县采访时发出的感叹。


  2009年,肥西预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4亿元,增长47.6%,其中工业投资94亿元,增长26.5%,财政收入20.2亿元,增长27.5%;县域工业已连续多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连续10年跻身安徽十强县。


  工业园也要“美而强”


  在肥西县桃花工业园区,合肥亿帆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先锋指着几份规划图告诉记者:“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总部、制药厂都会在这里落户!”


  让程先锋心动的,除了肥西县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肥西县也曾经吃过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亏。多年前,肥西县水泥厂曾是当地政府花大力气搞起来的骨干企业,但是由于企业粉尘排放量较大,造成环境污染。2005年,肥西县只好将该企业整体拆除。


  “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服从环保的要求,肥西是要争百强,但绝不要污水横流、牺牲环境的全国百强县。”肥西县委书记陈晓波强调。派出去招商引资的政府人员,都必须先上一堂环保课,“要招商,但绝不要高污染项目,地处合肥上风上水,保护生态,这是肥西的责任!”


  如今肥西县委、县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县、特色富民”发展战略中,按照生态环保优先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化工业特色之路。落实建设项目“环保前置审批”、“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不断加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企业向园区集中,改变“处处冒烟”状况。走进工业园的企业,首先就要在环保上过关!


  安徽龙源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了“零排放”工程,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通过专用管道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告别了污水向派河排放的历史;合肥安利集团公司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工业废水做到闭路循环,日削减生产废水300吨,成为合肥市乃至全省第一家自发实施完成并通过清洁生产审计的企业……


  肥西县委、县政府把环保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投资1亿多元实施水污染治理工程,完成34条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实施境内重点河流水环境整治。


  挺直环保“腰杆”


  肥西县在全省率先编制了《肥西县生态县规划》,并经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付诸实施。县重大决策、制定重要规划和产业布局调整都要进行环保论证或听取专家意见,并且将污染减排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乡镇和园区,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县纪委还就环保责任追究专门下文予以明确。


  肥西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讲述了近几年来挺直“环保”腰杆的故事:2006年,肥西县在全省率先落实国家规定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政策,理顺了环保部门财政供给关系,环保执法走出了过去“自收自支、罚款养人”的困境;并在全省率先设立乡镇安全环保站,解决了环保基层“腿短”难题。2007年,县环境监测站通过省计量认证验收,解决了监测成果“合法性、科学性”问题。2008年,县环境监察大队标准化建设通过省环保局验收,执法车辆、取证及信息化设备由零到强,环保执法腰杆更硬,力量更强。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