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新余市亿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地处经济开发区,它是一家集科研发明、销售服务为一体,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化农业机械制造企业。
如此规模的企业是谁搞的?新余多数人并不知晓。它是由打铁出身的农民企业家敖小平一手创办。
艰苦童年。今年45岁的敖小平,出生在渝水区水北镇新桥村一个贫穷的家庭。小学没毕业就被迫辍学在家务农,小小年纪便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农闲时,他跟着父亲走南闯北,外出打铁为生。
发明之路。辍学务农的他,勤动手,肯动脑,从小走上了一条农机发明之路。在他16、17岁时,每逢赶集,总有许多农民肩扛木犁到他的店里来修理,这种传统的木犁既笨重又易坏,可不可以用另一种材料代替木头呢?当他把想法告诉亲朋好友时,大家都劝他别瞎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别人都改不了,就你行?看着别人怀疑的眼光,敖小平认了死理,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于是,除了吃饭和睡觉,他整个人都扑在木犁上。1980年4月,敖小
平终于制造出了水北镇第一台以钢铁为原材料的铁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铁犁一投放市场就深受欢迎,一时间产品供不应求。
使用传统打谷机、效率低,一天干下来,整个人就像散了架一样。敖小平想,可不可以用机械来代替手工操作呢。他决定向打谷机进军。挡在敖小平面前的第一道门槛便是文化太低。不懂就学,敖小平一边打理生意,一边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他买来《现代汉语词典》和大量机械方面的书籍,看不懂的地方就向妻子和旁人请教。一有空就钻进店铺里,摆弄齿轮、轮轴等零件和机器,2000年6月敖小平买来了柴油机,将它安在打谷机上。经过反复改进,第一台脱粒机成功面世。
一次,他到乡下推销农具,正好看到农户在用风车扇稻谷。此时的情景让敖小平眼前一亮。如果能将风车的原理应用到脱粒机上,不是既省力又好使吗?说干就干,他将家里一台旧电风扇拆开,改装后将它安装到脱粒机上,没想到,还真有用。经过反复改进他成功地在脱粒机上安装了一个小风车和一个网筛。如此一来,稻谷打下来后,扁谷便会被扇到一旁,装进袋子里的全部是丰满的稻谷。后来他又不断实践改进,并成功制造出一台自动式脱粒机。2003年1月1日是敖小平最难忘的日子,他发明的“亿丰”牌脱粒机,因简单实用,工作效率高,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从此,敖小平在发明大道上一发不可收,他又先后发明了割晒机和耕整机、赣钢-15型手扶拖拉机。
创办企业。敖小平在潜心发明的同时,为让发明转化成生产力,更好地服务于农民,他于1995年在水北街上创办水北农机厂,当年年产值3-4万元,厂房100多平方米。随后不断进行资本积累,他在取得“亿丰”牌脱粒机国家专利证书后,为扩大生产,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04年,敖小平将厂房整体搬迁到经济开发区内,目前厂区面积已达11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投资700多万元,安排就业岗位40多个,年生产能力达到脱粒机1万余台,耕整机1000多台,割晒机1500台、拖拉机2000多台。
在发明创新、创业的道路上,敖小平感觉到脚下的路越来越宽广。
编者按:三一集团2007年整整挣了40.37亿元!“四十多亿的利润里,主业利润和投资性收益各占半壁江山。”
向文波透露,作为湖南省民营企业的“长子”,集团去年共实现利润40.37亿元,相当于三一集团历年利润的总和。三一集团2007年共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成为省内首家过百亿的民企,其中三一重工销售收入为90亿元,分析师据此推算,公司2007年每股收益将超预期地达到1.8-2元。
中联做第一,三一不做第二
前不久向文波三一重工执行总裁扶正为总裁,“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梁稳根在培养向做其接班人。”三一集团一名高管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作上述表示,不过这一说法得到了向文波的否认。“我和粱总是同一代人,所以说不上是接班人,目前我仍然是董事长的助手,主持大局的仍然是梁总。”他同时透露,这次职务调整后,除了原来的分管工作,他还新接管了集团的营销工作。
记者了解到,三一集团最近在三亚召开的董事会对公司发展作出了新的规划,到2012年,公司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800亿到1000亿元。
颇为巧合的是,同城对手中联重科负责人日前在公开场合曾表示公司将用三到五年时间做到国内第一,用五到十年时间做到世界工程机械前十强。三一如何看待这个对手的未来目标呢?“如果中联要做第一,三一绝不做第二。”虽然一直声称两家公司“在竞争中相互促进成长”,但在谈及未来公司的战略地位时向文波没有丝毫含糊。
三一董事会此次的决议还包括,未来公司将继续致力提高市场产品占有率和拓展海外市场齐头并进,特别是海外市场拓展方面,2007年公司出口额已超过2亿美金,未来公司出口销售额将占到总销售额的35%-40%,力争达到5亿美元。
根据规划,三一将打造两大集群和四大基地:长沙为中心的湖南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产业集群。四大基地为美国、印度、欧洲、巴西四地。
争做中国的高盛
“国际经验已经证明,一个强大的产业帝国没有强大的投资收益支持是无法成就的。”投资收益占到利润的一半甚至更多,三一一度被外界质疑为“不务正业”,向文波表示,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一半以上的收入就来自于投资,而三菱公司更是拥有三菱银行等投资机构,三一未来的目标就是坚持产业经营+资本经营的模式,争做中国的高盛与摩根斯坦利。
另一方面,他认为,任何行业都有它的发展周期,而且国家采取宏观调控的风险已越来越明显,有效的资本运作实现的可观的投资收益使得三一已经为“过冬”作好了充分准备,储备了足够的“过冬粮草”。这也是三一比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更大的优势所在,将为三一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或将进军风电领域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称三一将进军风电领域,并已选址上海开始了前期的招兵买马工作。对此,公司方面一直没有作出正面回应。向文波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已在上海开始进军新的装备领域,估计即为现在市场盛极一时的风电领域,同时他还强调,三一并不只是做工程机械的,而是做装备制造的。“将集团所有工程机械注入上市公司是股改时就曾作出的承诺,目前经营颇为优质的挖掘机、汽车起重机迟早要注入上市公司。”对于外界关注的今年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预期,向文波的态度亦颇为暧昧:尽早,尽快。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