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3月,随着中美间两份重要协议《核岛供货合同框架协议》和《技术转让合同的框架协议》的签署,美国西屋公司和绍尔公司组成的西屋联合体在中国的第三代核电招标中正式中标,AP1000成为三代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所选择的技术路线,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落户中国。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AP1000核电技术引进进展如何?中国作为AP1000的首个实践电站,是否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引进之后如何实现创新,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实地采访。
一问:为何要第一个吃螃蟹
AP1000是美国西屋公司开发的第三代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AP1000技术虽然先进,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尚没有一座建成的电站,中国将是第一个“品尝”这一技术的国家。既然如此,AP1000的成熟性如何?我们有没有把握在中国建成第一个AP1000的核电站?风险有多大?面对这些疑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林诚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国的研究人员从AP600到AP1000进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对这一技术有较深入的了解。第三代技术是从第二代发展来的,其主要系统均有工程实践,只是核电站安全系统设计理念不同,AP1000使用的是非能动的方式。
林诚格说:“看AP1000技术是否成熟,不是看它以前是否建过电站,而是要看它的技术和设备是否经过验证,这是国际原子能机构采用的判断方法。秦山一期核电站在建设之前世界上没有,我们通过努力建成了;秦山二期把法国技术中的三回路改为两回路,这之前世界上没有,我们也搞成了,因为其基本原理是成熟的。也只有这样,科技才会不断前进发展,否则,就只能是落后的重复。”
也有专家坦言,由于是世界首次建造的新堆型,没有类似的参考电站可以借鉴,可能会由于不恰当的组织部署、技术方案、进度控制、施工工艺流程等,给建设过程带来风险。但正如国家核电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所言,任何工程都存在风险,关键的问题是要采取措施来控制风险。
作为第三代核电站,AP100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第二代核电站主要是上世纪70年代根据当时安全法规设计的。其设计基准不考虑核电站严重事故(如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第三代核电站则吸取了核电站的运行经验,充分使用几十年来的科技进步成果,按照新的安全法规设计,把严重事故作为设计基准,考虑了安全壳对严重事故的负载。第三代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很大提高。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汤紫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AP1000安全目标比现有核电厂领先约两个数量级。在经济性方面,AP1000核岛系统设计简化,厂房建筑和设备配置都大幅减少;其次,AP1000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模块化建造技术,可有效控制、缩短建造工期;AP1000的核燃料采用简化设计和长周期换料(18至24个月),有利于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
目前,世界正进入核电复兴时期,各国新建核电站首选第三代核电技术。
二问:能否在引进中学到“真功夫”
“通过引进AP1000掌握核心技术,我们完全具备条件。”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第三代核电技术国际招标的谈判过程中,引进核心技术是我们谈论最多、也是最难的话题之一。我们谈了三年的时间,招标结果体现了中方坚持的“三个100%”,即:100%满足自主化依托项目4台AP1000核电机组工程建设的需要,100%保证AP1000技术转让的完整性,100%实现AP1000关键设备的国产化。这确保了我们在引进技术之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掌握核心技术。
我国第三代核电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共建设四台核电机组,分别是浙江三门核电站两台机组和山东海阳核电站两台机组。王炳华说,第一台机组的设计和建造以美方为主,中方全力参与;从第二台开始,以中方为主设计建设,美方做技术支持,这对我们是一个检验,因为只有学好了,我们才能自己设计并建造出核电站。更重要的是,目前引进技术所建的核电站全部在沿海,而内陆核电站的设计也已启动,沿海核电站和内陆核电站在设计上有许多不同,这对我们的设计能力更是一个考验。四台自主化依托项目的顺利建成,将证明我们完全掌握了这一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