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低碳经济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7日 来源:新华网

....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这既是兑现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的郑重承诺,又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建议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结构,制定发展战略,建立长效机制,提倡低碳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选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出行"……在正在举行全国两会期间,"低碳"频频出现在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之一。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当前,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正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


        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在我国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为有效的方式,而且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非常大。


        我国已在多个低碳产品和服务领域取得较快发展,其中以可再生能源相关行业最为突出。2009年3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布绿色富豪榜,在上榜的全球100位绿色巨人中,中国内地占17席,在这17人中,11人从事太阳能产业。此外,我国已有超过150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在网运行,是采用此种技术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是世界上风力发电装机增长最快的国家、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出口国、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太阳能热水器占世界总产量的50%和总安装量的65%,约95%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技术为中国公司持有。目前,我国也是国际碳市场的重要一员,已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建立了环境交易所。


        专家预测,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新能源领域,我国将从生产大国到消费大国,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我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速发展之路。在建筑领域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根据我国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到2010年,新建建筑应全面执行节能50%的设计标准,直辖市及有条件地区实施节能65%的标准,加上对40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需求,中国低碳建筑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可能达到数十万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牡丹江市市长张晶川等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低碳经济将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首选和重要抓手,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推进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决心,低碳经济不仅是传统的环保手段,更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低碳经济体系也将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性因素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我国低碳经济仍在能源结构、技术、融资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制约性因素:


        首先,现阶段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局面很难迅速改变,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比较长的周期。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中,石油占35.6%,煤炭占28.6%,天然气占23.8%,而我国的资源呈现"富煤、少气、缺油"的状态,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与结构中,煤炭占70.4%,石油占19.7%,天然气占3.3%。由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单位热量消耗的碳排放量较煤炭低10%至30%,因此加速国家能源消费从传统煤炭为主向现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结构转变是必然选择。


        其次,低碳经济技术仍以中低端为主,有待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以风力发电技术为例,它虽然是我国发展最快的新能源行业,但一些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技术难关却迟迟未能攻克。此外,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一直是个技术难题,其中重要原因是我国没有构建智能电网,没有先进的电网调控和调度技术。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