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发改委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目前国内还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太阳能发电,当前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的难度很大,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政策调整,如征收碳税等以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光伏政策是“推示范小应用”
关于光伏发电,史立山表示自去年敦煌我国首个太阳能示范电站招标后,业界要求大规模发展光伏电站的呼声很高,但目前国内尚不存在大规模发展太阳能电站的条件。
“主要原因在于太阳能电站的成本仍太高,除去电池板本身的成本,一千瓦的建设成本达8000元。现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为建电站而建的现象,这并不是政策支持的方向。”他表示,目前我国太阳能的发展政策仍是推动一些示范项目的发展,旨在提高科技研发,以及一些小规模的实际应用,如在新疆、西藏等地。
将组织大规模风电招标
4月1日,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将正式实施。法案明确规定,电网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史立山表示,法案提出的目标在落实上存在很大难度,例如法案规定,能源主管部门应订出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发电总量中的比重目标。现在如何分配比重,分配给电网还是地方,如何管理等问题仍未理出思路。
史立山在会上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前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新能源补贴大量集中在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四川和贵州等地多是水电,得不到补贴。“我们目前正在研究碳税政策,这样可以避免对西南地区水电征税,以促进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史立山表示。
史立山指出,目前风电已经比较成熟,风电发展市场制约小,因此具备大规模开展的条件。“今年将组织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招标,目前基本思路已经形成,将会尽快推出。”
补贴额可能“不够用”
史立山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增加,未来补贴额可能不够用,继续扩大可再生能源规模的制约很大。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高,目前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补贴,即要求电网公司按照售电量每度电补贴2厘钱。新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将目前发改委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补贴)与财政部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基金并到了一起。对此,史立山表示,这样做便于管理,征收也不存在问题,“这个钱今年可能还够用,如果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不断增加,补贴力度没有增加,钱不够的问题就长期存在,财政部那边是否会增加拨款也很难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