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我国辐照食品占全球1/3 辐照食品安全与否有争论

发布时间:2009年8月3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钴60事件”引出“辐照”食品之惑

  辐照,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粮、蔬、果、肉、调味品、中药等领域均已应用,我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 然而,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辐照”一词还相当陌生——

  新闻背景

  河南杞县“钴60事件”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利民辐照中心于1997年成立,业务是用钴60放射源对方便面调料包、辣椒粉等进行辐照灭菌。放射源通常被放在墙壁厚达2米的水井辐照室内,用时提出,用完放回。

  2009年6月7日,中心辐照装置运行时货物意外倒塌,导致放射源保护罩倾斜,钴60放射源被卡住,无法回到水井中。

  6月14日15时,由于放射源的长时间照射,接受辐照加工的辣椒粉自燃。24时,火势得到控制。

  7月12日开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安全无事,正在处理。

  7月16日环保部发布通告,卡源事故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7月17日有谣传称辐照中心钴60将爆炸,致使许多群众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当地政府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专家出面辟谣,警方抓获5名造谣者。大部分群众返回家中。

  怎样让大蒜不生芽、中药丸不生虫、方便面调料包不变质?

  答案之一是——进行辐照。

  从6月7日,装有钴60的放射源无法正常回到铅井内,到目前仍未公布此次故障最终解除的确定时间——河南杞县利民辐照中心不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为了新闻热点,也把“辐照技术”这个陌生的专业字眼带到了公众面前。

  随着辐照技术的应用范围浮出水面,人们不禁发问,我们日常食用的哪些食品是经过了辐照的?放射性物质辐照过的东西人吃了安全吗?

  中国辐照食品已占全球总量1/3

  北京消费者李先生在浏览河南杞县利民辐照中心“钴60事件”新闻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以前他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现象,那就是,钴60照射的物品竟然包括自己日常吃的辣椒粉。

  “一个县不仅有存放放射性物质的辐照厂,而且竟然辐照辣椒粉、大蒜、甚至方便面的调料包,而我和我周围的人竟然都是第一次知道。”李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那我除了要关心辐射源的管理会不会出问题以外,可能更要关注那些被辐照的食品对我是不是安全了。可是我查了很多资料,却很难有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媒体资料显示,在河南开封,杞县是第一人口大县,同时也是地域大县和农业大县,盛产大蒜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花生、大蒜、棉花等农作物在保存一段时间后会发芽和易生虫等,其产品在国内市场一度受到很大冲击。1997年,民营企业“杞县利民辐照厂”投入运行。该企业的“辐照作业”,主要就是对大蒜、花生、棉花、方便面调料包、辣椒粉、中药材等进行辐照灭菌。

  “能够长期保存并且不希望发生变化的食品,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辐照技术进行处理了。”现已退休的中国疾病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原卫生部工业卫生试验所)原所长王作元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比如大蒜,辐照以后就不会发芽了,而且保存的时间要长得多;我们现在吃的中药丸也很少看到长虫子的现象。要获得这些成果,一个重要的技术应用就是辐照技术。”

  据王作元介绍,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它是一种辐射加工技术,运用γ-射线的照射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理化效应和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杀虫、灭菌、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和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