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大国,但与世界太阳能热利用强国还有一定距离。众多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发展不规范,阻碍了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企业迅速全面升级,提升企业规模,壮大企业实力,以实现更好的为发展低碳经济服好务。
江苏元升太阳能集团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十几人的小厂发展成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十强企业,成为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之一,成为众多企业研究的对象。
4月1日,江苏元升太阳能集团董事长吴道元在第三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上介绍了成功经验。他认为,元升集团快速发展的经验经验是:随着市场和产业的发展,企业不断与时俱进,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提升竞争力。
第一次转型: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完整产业链体系
元升太阳能公司成立于2001年,当时我国太阳能行业一方面面临着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提高的困境,另一方面,却又因为太阳能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众多厂家争相打起了价格战,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的企业片面地将目光锁定在降低生产成本上,一味地缩减产品材料、降低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28元升公司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虽然当时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产业链,但真正建立属于企业自己的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却极少。于是元升公司决定建立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实现配件上的自给自足,以并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
2003年,生产单一热水器产品两年的元升公司,花巨资从国外引进了一台先进的10吨电离子熔炉,开始生产毛坯管,同年又建成6条真空管生产线,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建成。由此形成了“毛坯管→真空管→热水器→热水每一天”这样一条全新产业链公式。自此,成就了元升“太阳能系统技术整合创新者”的品牌形象和“完整产业链,热水每一天”的传播语境。
正是这一战略上的转型,使元升太阳能成为中国第二,江苏惟一的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为我们后期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在太阳能行业率先聘请形象代言人,成为惟一一家“一企双代言”的企业,也是行业内惟一一家聘请当红一线明星范冰冰为代言人的品牌,范冰冰为元升代言,实现了元升品牌大提升,从一个地方品牌,跃升为全国性品牌。
第二次战略转型:以资本为导向整合区域资源建立企业集团。
早在2007年,元升公司就意识到全国范围内强制安装太阳能的时代已经为时不远。未来的中国太阳能市场必然是一个群雄并起,瓜分蛋糕的景象,如果我们实力弱小就只能拾人牙惠了。而整合区域资源、做强企业集团正是抓住当时难得的发展机遇,是使小企业更大,大企业更强的最佳选择。更是产业高度集中区域企业减少重复建设,控制生产成本的必然要求。
2008年初,元升又通过兼并、联合等多种方式,将如皋当地十余家太阳能相关企业整合起来,组建了元升太阳能集团。
元升太阳能集团的成立,从规模来讲壮大了企业实力,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改变了过去产业密集区域各企业之间“无序竞争互相杀价倾销、企业利润空间严重压缩、资本效益低下、无力从事技改、产品档次徘徊不前”的混乱局面。
元升以集团化为契机,把多家民营企业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改为集团总部控股,生产模式也由过去小而全的重复生产,转变为集团统一调度发挥各家最强项进行专业配套生产。将各企业生产结构资源、市场资源、人力资源、售后服务资源、集团采购资源等进行最有效的整合分配,减少重复建设,减少重复投入,强强联合,把力量集中在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上,既降低了生产能耗又节约了生产成本,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大型企业集团”,这在行业内是首例,为太阳能行业整合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也奠定了元升太阳能集团在行业中的地位。由此,元升品牌跻身行业十强,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第三次转型以政策为导向建成规模领先的完整产业链基地
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新形式下,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太阳能强制安装政策到实施太阳能下乡财政补贴,再到温家宝总理先后在中欧工商峰会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宣布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世界第一,都表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国家政策出台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表态,实际上是一种政策导向,意味着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将会有更大发展。元升太阳能集团紧紧住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强壮企业实力。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