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议,加强新能源产业的布局和监管,加大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机制,构建新能源经济政策体系。
此外,全国政协常委曹小红提出,在目前中国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应当抓住时机,把加快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纳入中国国家战略,及早开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和建立低碳社会的各项行动,使整个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活动尽早步入“低碳化”轨道,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使节能环保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亮点和支点
“与国际先进的能源技术相比,我国能源转换效率普遍低15%至35%,重点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至40%。”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说,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节能减排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50.5%、66.1%和89.5%。
“高耗能的重化工业生产加快发展,必然带来高排放的隐患。”周汉民委员介绍说,目前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过高且有加快发展的势头,这无疑会给节能减排带来严峻挑战。
周汉民委员说,节能减排面临技术相对落后,相关的宏观政策、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的问题以及部分地区为保增长而弱化节能减排的倾向。
“优化经济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周汉民委员建议,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在冶金、化工、电力、建材、纺织、建筑等传统行业组织实施一批节能降耗、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科技示范项目,使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亮点和支点。
同时,还要进一步研发和引进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并落实税收政策,稳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