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一个姓范的是发货;姓钟的在国内找下家,找买家;还有一个就是姓范的弟弟是在通关环节,就是如何申报的问题。
三名犯罪嫌疑人很快就被黄埔缉私人员抓获归案,据他们交代,8504吨的固体废物就是从美国以每吨4到10美元的价格进口的。根据我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违法这一规定,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按照《刑法》等其它法律规定,走私国家禁止进口的非危险性固体废物超过25吨的,属情节特别严重,要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面对重罚,三名犯罪嫌疑人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黄埔海关缉私局侦查处副处长吴斌总结了一句话:高额的利益驱使。
吴斌:按他原本的设想,就是找一家有资质的企业磨成粉,做一些其他商品的填充物,一个就是提炼填充油,但这肯定是低质的、劣质的,是非常不安全的东西。但这里面毕竟有利润的问题,按他估算一吨的利润大概是800到1000元。
目前,全球每年产生大约10多亿条废轮胎,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出于安全、环保及保护新轮胎市场等方面的考虑,大都签订了《巴塞尔国际公约》,坚决禁止废轮胎进口。
在暴利的驱使下,企图通过走私各种类别的洋垃圾大发横财的人为数不少。据海关总署的统计,2005年至今,全国海关共立案查处走私废物犯罪案件229起,查获工业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44275.8吨,609名犯罪嫌疑人陆续被抓获。国家环保总局首席科学家不久前也对外披露:全世界70%的电子垃圾进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垃圾倾倒场。
专家观点
记者:1992年生效的《巴塞尔国际公约》明令禁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转移危险废料。洋垃圾为什么依然泛滥成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关系主任徐伟:作为发达国家,洋垃圾在本国进行处理,成本是很高的。比如电子垃圾,由于发达国家实施的相关环保法规比较严格,所以相关厂商垃圾处理部门在处理垃圾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环保法规进行处理,在什么地方能够倾倒,在什么地方必须按照什么程序进行支解,都要有比较严格的程序,因此在当地进行洋垃圾的处理成本很高。所以就会把这些洋垃圾低价销售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一些人会利用洋垃圾进行谋利。
记者:那究竟怎样才能将洋垃圾堵在国门外?
徐伟:首先,政府层面应该督促发达国家更加严格的执行相关公约,发达国家这些不道德的做法应该借助一些渠道进行猛烈的抨击,采取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限制发达国家放纵相关洋垃圾出口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跟发达国家相关部门的合作,从源头上制止洋垃圾的进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