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碳交易市场今年揭面纱

发布时间:2010年1月9日 来源:羊城晚报

....


  熊猫标准更中国化


  虽然还没有具体办法,但中国在哥本哈根已经非常高调地公布了碳排放交易要采取的标准———熊猫标准。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解释,“熊猫标准”是一个自愿减排标准,但它将是中国在全球碳交易领域中争夺话语权、继而争夺定价权的开始。据介绍,“熊猫标准”的发起人除了北京环境交易所外,还有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法国BlueNEXt交易所,参与该标准制定的有买方、卖方、中介、咨询开发公司等利益相关实体以及能源环保类非政府组织,广泛的代表性使这一标准更为公平、客观。“熊猫标准”将确立自愿减排量的检测标准和原则,并规定自愿减排流程、评定机构、规则限定等内容,从而完善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该标准将借鉴美国杜克法则,大力推动农、林、牧、副、渔业的生态补偿类项目,促进市场向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东部补偿西部、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的方向发展。


  标准为王,可以看到的是,“熊猫标准”的推出将增强中国在碳排放市场上的话语权,也是中国在探索建立自己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上迈出的重要一步。正如熊焰所说的:“国际上有十几个自愿碳减排的标准,但是‘熊猫标准’更中国化,更简洁,更适合中国。”


  借碳排放布局未来


  虽然国内交易市场尚未正式成立,但企业自发的碳交易却越来越活跃。“主要来自煤炭、钢铁、有色金属和再生能源等行业的企业,正透过清洁发展机制,从发达国家引入先进技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目的。”业内人士透露,“与此同时,企业还将减排所取得的排污权,出售给像富通银行这样的碳交易商,或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买家,从而获得利润。”


  以目前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项目为例,2005年10月,中国最大的氟利昂制造公司山东省东岳化工集团与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和三菱商事合作,展开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业务。估计到2012年年底,日本两家公司将获得55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量,此项目涉及温室气体排放权的规模每年将达到1000万吨。


  记者了解到,跨国公司已率先行动起来,纷纷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碳排放。例如,汇丰银行推出猪粪回收的新业务,谷歌投入替代能源开发;而让人侧目的是,沃尔玛已要求10万家供应商必须完成碳足迹验证,贴上不同颜色的碳标签。大大小小的供应商开始争先恐后地降低碳排放。以每家沃尔玛直接供应商至少有50家上、下游厂商计算,影响所及超过500万家工厂,其中大部分在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大量原材料企业、制造商、物流商、零售商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承担减排责任,否则将拿不到跨国公司的订单。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