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2009年,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质量明显提升,全国完成造林9074万亩,义务植树达24.9亿株。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近1500万亩。
动人的绿色,在中华大地不断铺展。2009年11月公布的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9.25亿亩,比2005年公布的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净增3.08亿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提前实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
绿色发展——
既让群众享受环境和生态改善的成果,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这一目标公布之时,不少人甚至有专家认为目标定得较高,完成起来难度很大。
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虽然还有很多困难,经过努力这些目标有望实现!
到2009年上半年,我国已经完成了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13%的任务, 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有希望实现;2009年上半年,我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再次实现“双下降”,分别减排5.4%和2.46%。从当前形势分析,全国二氧化硫减排任务有望提前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实现。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关系到亿万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
“原来是臭水河没人敢亲近,现在是清水河大家争着来,连我这房子都跟着沾光,房价一直在涨!”家住沈阳浑河(辽河流域河流)岸边的李民波笑着告诉记者。自2008年以来,辽宁省开始新一轮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辽河6个干流断面化学需氧量浓度下降一半以上。
今年1月11日清晨,北京市朝阳区居民管冰抬头望望湛蓝的天空,深深吸了口清新的空气,“一看见蓝天心情就很好。”2009年,北京全年收获285个蓝天,比“奥运年”还多出11天,空气质量连续11年持续改善。2009年,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
中国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不仅使本国人民受益,也为世界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贡献。在去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取得的成就,引起许多外国代表关注。
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一些地区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去年11月,我国公布了到2020年要实现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完成这个“具有宏大抱负的减排目标”,必须付出非常艰苦的努力。
在绿色发展的新征程上,中国这艘巨轮还需经历风雨,奋力破浪前行。 本报记者 刘 毅 孙秀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