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我国LED产业初具规模 突破“专利围城”争夺节能制高点

发布时间:2009年7月23日 来源:

....

    突破“专利围城”

    争夺LED产业的制高点

    高技术产业的竞争就是标准的竞争。由于LED相关的专利权极多,对于拥有专利权的厂商,容易在市场上造成垄断局面,并让其他厂商必须回避与其相关的关键技术,而因而丧失市场先机,故对于研发能力不足的厂商,较难进入本产业。

    由于我国在LED领域里的高速发展,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启动针对包括我国LED企业在内的“337”专利调查, 并申请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一场抢占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制高点和话语权的争夺战已经打响。吴玲表示,日前在国家半导体产业联盟牵头下,我国企业已迅速应诉,已经取得阶段性的积极成果。

    在谈及“337”调查对于国内企业的警示,吴玲指出,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国内企业在加大自主创新,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同时,要研究专利战略,主动出击。

    为应对国际竞争的新局面,吴玲表示,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标准化协调推进工作组已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目的是加快标准协调推进工作,建立标准体系,使我国半导体照明新兴产业走上了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明之路。近期,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0余项有关普通照明用LED标准制定获得批准立项,预计全部项目2008年年底之前完成。

    据介绍,为了促进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合作,加快我国半导体照明专利战略的建立,国家半导体照明研发及产业联盟专利池工作组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收集入池专利收集工作。根据“谁参与谁受益,不参与难受益”的原则,由国家资助项目中申请的专利自愿提供,以及适当考虑对外购买等形式;其次是绘制专利地图,建立我国的半导体照明专利战略,工作组联合技术专家、专利律师,先从支持“337调查”等类似专利纠纷应诉开始;最后是专利池的建设有助于搭建标准和产业无缝衔接的平台,为国内企业带来国际竞争优势。

    吴玲表示,要突破跨国企业的技术垄断,我国LED产业不但要逐步向外延片和芯片生产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技术突破难度较大的领域取得突破,也应该关注向专利纠纷少的上游领域延伸。目前,奥运会“鸟巢”、“水立方”等场馆用的高亮度60lm/w 的LED芯片已经由国内厂家提供,也彻底扭转了国外高端LED芯片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这表明,我国LED产业在经历了买器件、买芯片、买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经真正具备了自主生产外延片和芯片的能力。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