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建委资深专家张家鸣表示,虽然节能环保型建筑的建设成本较普通住宅有所上升,但从长远来看,却能给市民带来实惠。张家鸣向记者举例,一个小区内1000多盏公共照明灯、楼道灯、景观灯、草坪灯、地灯一年要用多20万度电。如果这20万度电的费用平均算5毛钱一度,那么该小区的居民一年要缴付10万元的电费。而合肥瑶海区一小区的居民就能完全省去这笔支出,这要归功于该小区的公共照明系统使用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灯光能源全部来自当空照耀的太阳。
张家鸣还表示,节能环保建筑并不等同于高价和高成本的建筑,而是强调通过对房屋的优化设计实现资源、能源的节约和循环使用,强调因地制宜和材料的本地化,从而不会过多增加成本,给市民带来很多负担。“比如合理设计好开窗位置和大小后,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那住户的空调费就可以减少一部分。这只是将窗户放在不同的位置,并没有增加多少建造成本。”张家鸣说。
如何促进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广泛使用
我国推进节能环保型住宅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据统计,发达国家多从20世纪70年代的那场能源危机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经过30多年的努力,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已经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
住房建设专家表示,政府需要在推广节能环保型住宅方面占主导,才能促进其发展。
首先,要注重建筑节能立法。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委员会专家张庆风表示,在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层面上,须尽快完善以《建筑节能管理条例》为主体的法律体系。各个地方也应加紧进行建筑节能立法,明确建筑节能的法律地位和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推进建筑节能的基本制度。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继续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工作和建筑节能的能耗统计以及能效标识认证工作。“真正的绿色建筑是要经过政府认证的,合格的会获得政府颁发的证书或牌匾,上面会写明建筑名称和绿色建筑等级。”张家鸣说。
三是要加大经济扶持鼓励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建筑。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各地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建设的财政补贴,我国可对此借鉴像日本推出的节能房屋业低息抵押贷款项目,对购买节能环保型住宅的市民进行直接补贴或是通过降低房贷利率来进行鼓励。(记者葛如江、詹婷婷)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