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应尽快确立太阳能热发电战略地位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日 来源:科学时报

....


        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示范破冰


        全年日照2600小时以上的延庆,是北京地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当地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适宜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示范。落户于此的科技部“863”计划1MW级别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据悉将于2010年底建成并网,最终其规模将发展到100MW发电级别。


        在上述“863”项目的基础之上,2009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牵头申请的“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973”计划立项支持。


        黄湘目前担任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据了解,项目聚焦的三个关键科学问题为:太阳辐射能流聚集—吸收的时空协同输运及转换规律;极端条件下热能传输蓄存机理及与材料组成结构的关联机制;非稳态太阳能光—热—功能量系统集成理论。并结合延庆项目对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材料进行实证。
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有槽式聚焦系统、塔式聚焦系统、碟式聚焦系统和反射菲涅尔聚焦系统等四种方式。目前已经商业化运行的主要是槽式和塔式,如延庆项目就是塔式系统。在光电效率方面,除了碟式达到30%以上,其他3种基本为15%左右。


        目前,制约太阳能热发电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是聚光成本较高,在不稳定太阳辐照下的系统光学效率和热功转换效率低。美国目前热发电的发电成本是13~16美分/度电(无蓄热),美国能源部的目标是实现2015年8~11美分/度电(蓄热6小时),2020年低于7美分/度电(蓄热12~17小时)。


        杜茜介绍道,目前热发电技术发展的方向是高参数,长时间蓄热,24小时发电,可承担电力基础负荷发展;以模块化技术为基础,形成大容量太阳能热发电厂。


        虽然自主技术尚不成熟,但国内的热发电市场很大,杜茜表示,包括eSolar在内,国内宣布将建的热发电容量已经达到4GW。在技术方面,有些准备和国外合作,有些则在等待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熟。


        “国外技术封锁很严,有些电站甚至不允许参观。目前我国自己的技术即将进入实验示范阶段,在热发电方面,中国应该不会走完全引进国外技术的道路。”她说。


        据记者了解,塔式热发电系统所用到的定日镜、吸热器、集热管等元件国内都能生产,只是在高温情况下的技术成熟度尚待考验。


        “目前我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与国外存在的差距主要在于,太阳能热发电站系统优化设计技术及集成技术还未掌握,目前由于还没有实际建成并运行的电站,因此一些具体技术还缺乏实用经验,一些基本的检测手段也欠缺。”杜茜说。虽然元件都可以批量生产,但都没有在实际系统中进行验证,只有建成了电站才有检测手段和平台。


        据介绍,延庆的实验电站建成之后,也会搭建槽式和碟式的系统进行试验,检测各种方式的元件性能。通过这个试验平台为以后的商业化推广作准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一个利好消息就是,由中科院电工所、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等30多家单位已经联合成立了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该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在确立太阳能热发电行业发展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方面有所建树。目前该联盟已提交术语标准。据杜茜透露,示范电站建成之后,行业标准有望出台。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