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十二五”规划关注低碳经济 应对金融危机的产业选择

发布时间:2010年3月4日 来源:证券日报

....


        杨伟民:应加入新的约束性限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第一是如何编订操作性的方案性的,我说的是一个规划的写法,“十二五”能不能改善一些,专门就每一个重大的专题和重大问题,比如扩大消费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会带出来其他很多方面变化。


        第二个问题,如何确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在于如何确定约束性指标,十一五规划将目标分两类,一个预期性,一个约束性,目前来看是非常好的创新,当时确定约束性指标涉及到公众利益,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指标。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加入新的约束限制,开发强度是一个指标,是所有的这个地区建设空间占整个这个区域的比重,包括各种道路等等。


        夏斌:财政金融政策要明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建议,人大应定期对国务院的规划进行检查,向“十一五”规划发问,否则是贴在墙上的。


        规划要讲政治,“十二五”规划和过去五年规划定完以后是不是每年财政部人民银行,我们党组在讨论每年工作和规划两码事,在十一五规划专家座谈会我讲,怎么办,怎么执行这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要有这些,要讲不是应该怎么样,而是要讲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怎么要求,怎么制度变化,这是关键。


        第二点,为了落实这样的状况,我提过,人大通过两年半,一年半必须对国务院的规划进行检查,我在十一五规划发问,否则是贴在墙上的。发改委长期搞国民收入,都是搞的是投资项目什么的,而现在我们更重要的是增长方式改变,全球经济等等。


        因此这个体制下我想说的第二个问题是,可能更多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要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否则规划里面就加上财政的话。我没看,如果延续过去那样,大部分是发改委讲的项目民生等等,真正的机制不变化,要具体的东西,这才使规划真正变成中国人民利益推动的计划。


        郑京平:应明晰规划的定位


        国家统计局总工程师郑京平表示,讨论研究制订十二五规划时,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考虑“十二五”规划面临环境的时候需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新和旧的关系,既要注意挖掘新特点,也不能忘记旧的因素,要注意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国际与国内的关系,既要考虑国际趋势的变化,更要考虑国内实际情况。


        第二个问题是规划定位的问题。我们制订五年规划时一定要进一步明确规划的定位,明确规划的功能。规划到底是给中央政府制定的,还是给地方政府制订的,还是给企业还是公民制订的,应怎样规定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公民在规划中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只有明确好规划的定位才能使规划可行。


        张曙光:规划要从强国到富民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表示,“十二五”要实现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不完成这个转变,“十二五”很多问题很难解决。


        一个“十二五”要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咱们前30年基本的战略是以政府为主导,国有企业为基础,以强国为目标,所以不完成这个转变,“十二五”很多问题很难解决。


        第二个要完成一个转变,从外援工业化到内援城市化转变,前30年基本上是外援工业化,也是世界上最能成功的工业化,哪个国家内援工业化很难成功,但是问题在于外援工业化成功以后,咱们现在出现的问题需要转变,城市化的事情需要动我们内部资源管理,不能寄希望于外部。


        第三,如果咱们政府主导,如何使得现在的相对价格关系在“十二五”能够逐步合理化,使经济不断从政府所谓主导的转变成价格作为基础,作为很重要的参数来引导。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