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中国不应排斥高碳产业

发布时间:2010年3月18日 来源:时代周报

....


        中国三成碳排是为发达国家


        高碳排放量的产业受到了低碳经济的冲击,事实上,按照人们的惯性思维,发展低碳经济就得排斥高碳产业,而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高碳产业很多。


        “在我看来,我们不应该排斥这种高碳排放的产业,因为,我不生产水泥,必定有人生产水泥,我不生产钢铁,一定有人生产钢铁。”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我们看低碳经济和传统经济,传统经济的作用还比较大。”


        吕学都表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生产高耗能产品的同时,耗能相对于当前的平均水平来讲是比较高的,比如说首钢搬到河北后,它所采用的技术体系比起在首都来确实是比较高的。


        比如在东莞投资水泥生产企业,如果能采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废物回收利用,那我们都应该鼓励,我们不能看某个企业,而是整个体系,特别是全球的体系。


        “虽然中国的水泥产量比美国高,但美国单位水泥的碳排放量远比我们国家高。”


        他说,我们中国计算的碳排放量有20%-30%是为发达国家排放的,准确数字各家算的不一样,最少有算到15%的,多的达30%,实际上大约在25%。“我们排放是源于为他们生产,这是由于全球的分工不同,所以堵是不行的。”


        他告诉记者,目前这种高碳排放量的企业,并没有受到一定的约束,但以后就可能会受到约束,而中国要做的是不断降低单位GDP的能耗,企业也要朝着降低耗能这个方向发展,所以,这应该是值得鼓励的,不应该排斥它。


        然而,如何发展低碳经济?高能耗、高排放的企业在面临转型的高额成本时,很多都会犹豫不决,而普通大众在选择低碳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活的成本问题。


        “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自愿参与,但光靠自愿是不够的。”吕学都认为,政府的规划是很重要的,比如政府倡导与推广低碳概念,而且需要各方面的配合。


        这里需提到的是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企业,企业则能够赚到钱,而购买企业节能产品的顾客也会觉得便宜合算,但政府补贴能支持多久?范围会有多广?

 

        “政府补贴是难以为继的。”吕学都认为,这时需要的是一种国际上的策略,中国现在要求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和能力建设。“你提供资金我就愿意采取行动。比如说我在广东乃至全国推广节能灯,我需要十亿二十亿的补贴。如果你能保证把钱给我,我就能保证把这个节能灯推广。”


        吕学都表示,再就是技术问题,这里有很多很低排放的像节能灯或其他的技术,价格开始都是比较高,但在技术不断成熟的时候会大幅下降。


        “永远靠补贴是没法过日子的。”他说,这意味着开始需要激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一种自主良性循环发展,而且必须得走到这一步。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