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赞赏中国及时提供上游水文信息
一些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有关专家表示,旱灾是由气候异常引起的,他们对中国及时提供湄公河上游水文信息表示赞赏,呼吁本国政府与中国合作抗旱。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长素威、湄公河委员会主席博德等在接受采访时均指出,从气象角度来说,作为一个区域整体,中国西南省份和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均受旱灾影响,中国与有关各方的信息交流大大有利于抗旱工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越南气候变化问题政策顾问内夫杰说,去年冬天以来越南南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遭遇多年不遇的干旱,这主要由厄尔尼诺现象导致,而不是像某些媒体报道的因中国在湄公河上游修建水电项目所致。
柬埔寨国家湄公河委员会秘书长比敦说,从技术角度讲,电站水坝可有效调节河水流量,还能使旱季水流量增加。
此外,越南水文气象和环境研究院以及越南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近来也对媒体表示,今年的干旱主要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据泰国媒体报道,中国已邀请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参观澜沧江上的景洪大坝。泰国水利局负责人钦那瓦称,“这很可能成为湄公河下游区域国家和中国对河流实行更为有效的合作管理而迈出的重要一步。”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背景)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六国,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流出中国国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干流全长约4880公里,是亚洲唯一的一江连六国的国际河流,被誉为“东方多瑙河”。
澜沧江—湄公河在中国境内河段长2130公里,中缅界河31公里,老缅界河234公里,老泰界河976公里,老挝内河777公里,柬埔寨内河502公里,越南内河230公里,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
澜沧江—湄公河干流总落差5167米,是我国云南和东南亚的能源宝库。流域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航运、灌溉、发电等资源。此外,澜沧江—湄公河从河源到河口,还涵盖了除沙漠以外的所有地表类型,包括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4个气候带,流域内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澜沧江—湄公河丰富的水资源是次区域各国的宝贵财富。尽管澜沧江段约占干流全长的44%,但澜沧江出境处年均径流量仅占湄公河年均径流总量的13.5%,湄公河干流水量有86.5%来自中国境外的各支流。
(据新华社电)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