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企业动态 » 正文

海尔:空调节能元年的领跑者 保持创新引导力

发布时间:2009年8月7日 来源:

....
 

    产品领跑满足日益增长的节能需求   

    产品是实现节能的最好诠释。在产品方面,海尔始终以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导向。2009年国家家电下乡、节能空调补贴等一系列财政补贴政策推广实施,为进一步推动国家节能减排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海尔通过准确把握城乡消费者对节能空调的需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高效节能省电空调的普及惠民风潮。   

    家住平度市万家镇的张大妈家就是节能惠民的受益者之一。因儿子常年出外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伴、儿媳和她。常年患病卧床的老伴身下散发着难闻的气味,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扇扇子、吹风扇根本无法驱散。“早就听人说空调对房间换气有好处,但很耗电,而且最重要的是操作起来很麻烦,我和老伴眼睛都老花了,遥控器上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字根本看不清啊。”像张大妈这样急切想买空调但又不敢买的人在农村比比皆是。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海尔迅速成立了一支由16人组成的“老乡空调”研发团队,这个团队与以往组建的研发团队有所不同,其中除了日本、韩国的专家和海尔的开发人员8人外,其他8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老乡。通过近1年的努力,一款针对老人、妇女使用的具有“智能一键通”功能的省电空调诞生了。只要你按下这款空调遥控器上的一键通键,空调就开启智能换气功能平稳运转。该空调还采用了行业独有的“智能调速省电(SVE)技术”,它的节能省电效果突出,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通过实地对消费群体的深入了解,海尔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又一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008年7月,国家正紧锣密鼓酝酿出台强制性空调能效标准之时,海尔率先停产3级能效以下空调产品,全面转入高能效空调的研发与生产。2009年3月,海尔又率先在行业淘汰4级、5级高能耗空调。目前海尔所有型号空调已全面实现了高效节能。   

    海尔通过满足世界各地消费者节能环保的需求,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可。2006年,美国刚刚开始实施买节能空调获政府节能补贴的政策,海尔空调就凭借比美国“能源之星”标准还高12%的超高能效比,获得了美国各州最高达20%的节能补贴;2008年,意大利政府推出节能返款政策,海尔空调以先进的180°正弦波直流变频技术和领先的“智能调速省电(SVE)技术”获得了当地政府55%的节能补贴,成为当地政府力荐的高效节能省电品牌。美国著名电器杂志《Applaince》日前大篇幅报道海尔在节能方面的杰出表现,在当地消费者中产生积极反响。   

    管理领跑即需即供远离高库存压力   

    管理是实现节能的“金钥匙”。对于海尔来说,节能是一条持续而长久的发展之路,不仅仅是战略、技术、产品层面要为实现节能降耗创造条件,企业管理对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进节能惠民工程同样具有决定性的带动作用。   

    当国际金融危机在2009年全面爆发之际,空调几乎成了家电行业中最受伤的板块:经受出口受阻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的影响等等,面对2010年即将到来的空调能效升级的考验,同时还要承受久久挥之不去的梦魇——— 1300万的高能耗产品库存,如是种种。当行业开始经受一场库存大战的时候,海尔却轻装上阵、沉着应对。这一切,都得益于海尔的“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   

    早在25年前,创业阶段的海尔就开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过着“每天都是危机重重”的日子,如此才成就了今天的海尔。张瑞敏讲:“我们要像卖海鲜一样卖空调。”   

    当前市面上销售的库存产品中4级、5级高能耗空调占了80%,而海尔却独善其身,因为海尔早就在行业内率先取消了库存。这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分不开的。海尔进行了全面的流程再造,积极推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创新商业模式,始终按照订单来确定生产,不仅减少了原材料价格浮动带来的市场风险和成品库存压力,更确保了在任何时候技术与产品的领先地位,这与目前行业内一些品牌仍旧将每年的2月、3月、4月作为空调生产旺季形成鲜明对比。   

    通过“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海尔空调直接面对客户需求,做到了每周定单进、销、存的均衡、合理,实现了企业、客户、用户三方的共赢,带动客户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大幅提高,企业自身得以高速发展,在过去的冷冻年度一路领先,成为空调节能元年的最大受益者。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