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据统计,截至3月19日,新能源概念的56只股票总股本加权平均收盘价为14.7元,与3月16日14.31元的平均价相比,股价重心三日内已经上移了2.77%。成交量方面,56只股票近三日累计成交量成交额69.67亿元,与此前的三个交易日42.41亿元的成交额相比,放大64.28%。“现在新能源炒作成分比较大,投机因素很大。”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贾承造表示,有些企业新能源一搞起来就急于上市,因此存在很大的泡沫。
然而,现实中,与高涨的股票相比,纷纷上马的新能源项目产能效率却相形见拙。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企已争相掀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造车热潮,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只有1%;据工信部统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34家企业的91个整车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生产能力和局部区域的商业化示范运营,累计投入运营车辆超过500辆,运营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但是目前只有比亚迪等极少数汽车企业向市场推出了量产车型。
风电领域,目前国内能够生产2.5兆瓦、100万千瓦年产量的风电企业不超过10家,仅有华锐风电、金风科技、东方电气、运达风力等国内企业及维斯塔斯等外资企业达到过线。据国家电监会近日公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还有近三分之一的风电机组处于闲置状态。
“发展新能源是一个长期过程,现在需要扎扎实实地多做一些工作,深入研究,切忌炒作概念、切忌空谈,特别是对一些高新技术项目更要慎重,要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新的浪费。”国家电监会原副主席邵秉仁说。
“要把新能源当成一个产业来做,而不仅是简单地推动发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和财政补贴力度前所未有,这也表明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和信心。随着一系列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如对新能源企业的科研补贴、新能源应用企业的财政补贴、购置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予以直接巨额财政补贴以及在风电、太阳能等领域新举措,这些都将极大地推动新能源产业化进程。
对于该产业的发展,三星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孟昭莉认为,海上风能和智能电网将成为能源产业下一轮的发展热点。中国风力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中国风能理论储量为32.26亿千瓦,可利用开发为2.53亿千瓦,风能如果能够全部利用起来,将满足当前能源需求的近1/4,因此风能发电很可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在今后能源产业中起到领军作用,特别是海上风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将成为未来5年的投资热点,随之而来的2.5MW以上大风机组的生产及组装将成为各大厂商角力的主要战场。而智能电网的发展将对提高电力运输效率,解决各种电力入网难题、协调电力供需不对称等起到巨大作用。
中投证券分析师马蘅则看好新能源汽车和建筑节能板块,他认为,未来两年或将是新能源汽车开始规模化的时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