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企业抓住形势欲乘东风
市场人士都承认,风电设备行业的惊人增势,无不与相关政策的扶持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专项财政资金、发电费用分摊制度、大型风场采购时要选择“70%国产化率风电设备”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的推波助澜,使得中国风机制造的第一团队——金风科技(23.21,-0.31,-1.32%)、华锐风电、东方电气(47.30,-0.89,-1.85%)、湘电、浙江运达等中资公司攻占了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迅速击退那些在全球风机领域耕耘了几十年的外商企业。
与此同时,记者从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年度报告中了解到,该公司将要进行大功率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项目的建设,该项目包括购置主控仿真系统、变流系统全功率实验室设备、生产设备、应用软件以及技术合作、生产办公场地的扩建等。建成达产后可年产2.5MW及以上风电机组控制系统200套、1.5MW及以上变流器200套。
据该公司相关资料介绍,这项总投资为10,057万元的大功率风电机组控制系统及变流器项目,建设期为2年,达产后正常年均可实现净利润约为2,982.0万元,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约为23.24%。
以此公司为例,风电企业的产业升级大多都是在现有风电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公司市场、技术、生产、人才等优势,提升公司风电控制系统等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来适应国家风电产业发展需要的。项目的实施对于拓展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形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都有积极意义。
值得深思的是,中国企业能够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发展如此之快,会不会因为风电整机的产能过剩而使得风电发展受限呢?
对于“过剩”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却是另一种看法:“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当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到15%。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要实现它,我们认为风电的装机要达到1.2亿到1.5亿千瓦。如果到2020年达到1.2亿千瓦,今后10年每年的新增装机量至少要有1000万千瓦。”可见,现在谈“过剩”还为时过早,我国内的风电市场潜力还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