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新能源在塑造未来的世界形态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1日 来源:济南日报

....


        中国政府支持新能源企业走“低碳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只占世界储量的11%,原油占2.4%。每年新建建筑使用的实心黏土砖,毁掉良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高出10%-25%,每立方米混凝土多用水泥80公斤,污水回用率仅为25%。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行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据悉,在政府有关部门于去年11月提出的信息产业、生物科技等七大新兴技术领域中,新能源最有可能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在世界范围内,法国的电力供应有80%来自核电,德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到40%,对比来看,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比中国更强劲,所以中国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转而发展新能源,成为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


        国务院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有关专家认为,根据现有的能源资源禀赋、经济结构和能源需求增长趋势,实现上述目标,难度是非常大的。2008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其中水电、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仅为8.4%。


        然而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最新数据,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新增173万千瓦,总投资约1300亿元;太阳能热水器新增2亿平方米,总投资约4000亿元;生物质发电新增2800万千瓦,总投资约2000亿元;农村沼气用户新增6200万户,总投资1900亿元。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国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太阳能工业利用渐入佳境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对新能源利用在政策上给予的支持,以及科技工作者的勤奋努力,坚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学、研相结合,使作为新兴产业的太阳能热水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迅速,生产量由1998年的350万平方米/年增长到2005年的1500万平方米/年,热水器的总安装量由1998年的15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05年的7500万平方米,每千人的平均占有量达到50平方米。目前国产产品几乎完全占有了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力诺瑞特等著名品牌还出口国外;太阳能热水已与电或煤气、天然气加热的热水成本相当甚至更低。这些都为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4月9日济南召开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成果汇报会上了解到,力诺瑞特在3年内推广了3400万平方米的生态住宅,相当于一个中等的生态城市。据了解,率先向太阳能中高温领域迈进的力诺瑞特已经在太阳能双动力燃气锅炉、太阳能空调领域有了较大突破,其中力诺瑞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太阳能集热器关键技术在建筑中的开发与应用”,将太阳能与浅层地热能结合应用于建筑节能,为整个太阳能行业吹响“低碳经济”总动员的号角。随着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太阳能的应用将更加随心所欲,太阳能作为中国最有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将为中国的“降碳”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