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造”引领持续发展
今年2月,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发布报告指出,中国企业大而不强,除个别企业外,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与国际大企业的竞争力差距明显。而造成这种差距的最本质原因就在于这些中国企业还不具备“行业领导”能力,最为突出的就是创新能力的缺乏。
乳业专家认为,与国际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引领持续发展与前行方向的行业领导力上尚需加分。
无独有偶,2009年蒙牛总结跻身“世界乳业20强”的成功经验时,同样将“创新”定位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
2009年末,商务部首次全球投放的“中国制造”广告,让所有人都意识到30年的“中国制造”,已经加入新的况味。
纵观中国走上国际舞台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在“自主创新”方面做足了文章。随着中国乳业的发展,乳企间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在此过程中,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创新。
据介绍,以品质名义加强“中国智造”,已经深入蒙牛的企业血液中,呈现出鲜明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转型趋势。一方面依托高科技,一方面贴近消费者而创新,从而激发了牛奶与果蔬结合的创新技术,庞大而细分的立体牛奶矩阵,由是夯实。
蒙牛通过成立国内首家电子商城,开通360度全景网站等创新型的沟通模式,促进了自身品牌的升级,此后,通过不断创新,以特仑苏、冠益乳、欧罗旋、真果粒等细分产品,一次次引领中国乳业的良性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智造”蜕变,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引领中国乳业踏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绿色转型带来行业全面复兴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包括乳品在内的所有企业意识到,做好低碳经济规划在未来20或30年里将关乎企业的输赢甚至生死存亡。企业期望在此次转型契机中获得先机,就必须现在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战略,这可能需要打破现有产业布局并创立新产业价值链。
有关专家据此点评称:“中国企业能否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之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关乎企业未来。”
“我们面对的实际上是金融危机和环境危机两个危机,而绿色增长将会是化解危机的重要方式。”美国LRN公司创始人赛德曼说。
在全球“低碳”理念的倡导下,“低碳经济”也开始慢慢渗入中国乳业。
据杨文俊介绍:“从乳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蒙牛坚定地选择绿色复兴,化金融危机为蒙牛机遇。”
早在2008年,杨文俊便对中国乳业未来作出判断,并将蒙牛多年来坚持的循环经济和生态牧场升华为“以生态草原建设为基础,全力打造绿色和谐产业链”的“绿金理念”。在他看来,“不管企业愿不愿意,向‘绿金’发展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创造‘绿金’不再是企业的一种道德成本,而可能成为企业兴旺发展的商业机会”。
这一理念在“低碳”大潮席卷中国时,得到了确实的验证。
蒙牛的绿色复兴走出了一条由内向外的独特“频谱”。首先是依托生态草原,建设绿色牧场,这种转型在乳业危机之后,实际上是加强了奶业第一防线。蒙牛参股、建设11个超大型现代化牧场,是奶源基地建设中投入力度最大的乳企;之后蒙牛走到企业外,打通上下游产销通路,让“绿色”成为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标准之一;而2009年,蒙牛更是跳出行业,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真正实现“绿色经济”转型。这年9月,其率先成立了中国首个致力于生态草原建设的生态草原基金。
“如果有机会,我邀请各位一定亲自去蒙牛总部参观一下,蒙牛一直致力将绿色环保理念与低碳可循环技术融入企业文化与生产环节之中。”杨文俊强调,“绿色的草原、绿色的工厂、绿色的产品、绿色的产业链等,绿色乳业将是中国乳业为之奋斗的方向与使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