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海上风电招标 设备“巨人”争锋

发布时间: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来源:中国证券报(广州)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五大发电集团之外,也有新面孔闯入了海上风电开发的领域。5月5日,宝新能源(000690)有关负责人表示,宝新能源将致力于海上风电建设,规划中的125万千瓦陆丰甲湖湾海上风电场,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上风电场。


        而此前,闽东电力(000993)4月8日在其2009年年报中披露,公司决定依托福建宁德境内丰富的风电资源开发风电,公司的海上风电一期工程计划装机容量为20万-30万千瓦,预期投资约40亿-60亿元;远景规划建设装机容量可达200万千瓦,总投资将超过400亿元。


        分析人士称,部分央企或国企出巨资圈占风电资源的原因有三,一是这部分企业往往现金流充裕,不差钱;二是央企有可再生能源配额的“硬性规定”,加上如今低碳呼声日渐响亮,没有理由不去抢占资源、未雨绸缪;三是目前来看,风电是可再生能源诸行业中大规模发展的操作性最强的行业。


        与此同时,将直接受益海上风电这部分市场扩容的设备商更是厉兵秣马、枕戈待旦。事实上,近年来风电整机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滑也将陆上风电设备市场的竞争者挤压到海上风电市场中来。


        相比较陆上风电的激烈竞争程度,海上风电的进入门槛要更高,上网电价更高,可承受较高的设备成本,这样的共识也导致陆上风电设备商削尖脑袋挤进海上风电的“竞技场”。


        5月24日,华能集团公司和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华锐风电等6家国内主要风电机组设备制造商签署了总价80.6亿元、装机规模近180万千瓦的风电机组设备集中招标采购总体框架协议。除了用于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外,这些风电设备将主要用于华能东南沿海的风电场建设。


        不难想象,海上风电设备市场也必将是“巨人的游戏”,目前拥有七八十家整机生产商的国内市场也将逐步集中到龙头手中。


        “标主”将花落龙头企业


        5月29日,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承担的2.5/3.0MW超紧凑型(SCD)风电机组,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广东中山下线。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我国海上风电整机装备制造水平在世界风力发电领域达到较高水平。


        据了解,海上风电机组需要大容量的兆瓦级风机,目前国内使用的为5兆瓦风机,而8兆瓦的风机也开始进入部分企业的研发中。分析人士认为,包括金风科技、湘电股份、华锐、东方电气、上海电气、长征电器等在大容量风机研发制造中有所成果的上市公司都将在此轮海上风电开发浪潮中分一杯羹。


        金风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海上风电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公司很看好海上风电开发为公司带来的市场机遇,公司正在积极备战。金风科技2009年底在江苏大丰建立海上风电产业基地,计划投资30亿元,公司计划达到年产800-1000台兆瓦级整机制造能力,建成国内一流的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而华锐也在江苏建立盐城风电产业基地,其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首台5兆瓦海上风机将于今年10月份下线。


        一季度业绩同比增146%的湘电股份日前收购荷兰达尔文有助于公司开展海上风电设备布局。国金证券研究员张帅表示,公司此次收购获得达尔文DD115-5兆瓦机型的所有知识产权,预计下半年样机将下线,明年有望形成产能,量产需要等到2011年,海上风电招标有望给公司带来超预期订单。


        湘财证券研究报告称,由于此次招标主体将完全开放,不排除金风科技可能直接投资于海上风场,而长期看来,湘电股份的5兆瓦机型的推出进度领先,预计未来将与华锐风电的5兆瓦机型比肩而立。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