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风电三峡豪赌忧思

发布时间:2010年6月29日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一期电量甘肃乃至西北电网都难以消纳,酒泉“风电三峡”后期的巨量风电又该销向何处呢?


        按照开发规划,酒泉风电基地2015年的装机容量增加到1271万千瓦,2020年增加到2000万千瓦以上。


        另外,由于风电无风停工的间歇性特征,需要建设备用的配套电源才能保证灯泡不灭、工厂长鸣,而这些配套电源生产的电力更加重了风电外送“负担”。


        汪宁渤说,解决酒泉风电基地后期电力消纳问题的一个方案是:建造从甘肃到江苏的约2500公里特高压线路,把电销售到江苏等华东地区,其他六大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可能也要“照此行事”。


        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代表的中国风能资源和电力消费市场逆向并且远距离分布,风能好的地方用电量很少,而风力资源欠佳的地方用电量却占全部用电量的九成,导致市场消纳成为最重要的难题。


        舒印彪认为,中国大型风电基地所在地区大多负荷较低,电网规模小,难以就地消纳,需要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大规模远距离输送。


        对“特高压解决风电大规模输出”的观点,国务院研究室一位人士质疑说:风电比常规火电上网电价本来就高出0.2元~0.3元/千瓦时,竞争性较弱,如果再加上几千公里特高压线路的高昂输电成本,竞争性更弱。这种电谁要?而且,建设特高压电网和电力改革的市场化精神相背,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院长张运洲说,若不解决风电规划和电网规划脱节问题,“风电三峡”将会成为“瘸腿”工程。


        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把酒泉‘风电三峡’和配套电源发的至少两倍以上‘风电三峡’电量送到华东地区,华东需要吗?华东不仅在建陆上‘风电三峡’,还要建造海上‘风电三峡’。”国家能源局一位官员曾对本刊记者说。


        据一位在电力一线工作了40多年的电力资深人士介绍,按现在风电每千瓦建造成本约0.9万元计算,一座‘风电三峡’需投资上千亿元。
 

        央企蜂拥而上


        投资风电场、“风电三峡”的大多是财力雄厚的央企,也只有它们才能扛得起千亿元的投资风险。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在2009年下半年发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指出,所调查的七省区共有风电企业92家,其中,央企数量占73%,装机容量占比81%。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提供的信息,在中国风电[0.77 1.32%]装机总规模中,五大发电集团投资运营的份额高达60%以上。


        “近几年国家严格控制新上火电项目,2008年和2009年又没有批准大型水电项目,新能源家族另一重要成员——光伏电力离商业化开发的路途更远。所以,大规模投资风电,成为发电央企扩大自身规模的重要选择。”国务院政策研究部门一位跟踪研究能源问题的权威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风电送不出去,企业遭受的弃电损失越来越大。


        据中国电力[1.74 2.96%]企业联合会统计,2009年中国风电装机总量达2200万千瓦,并网机组仅有1613万千瓦,没有并网的机组超过1/4。


        电监会2009年下半年发布的《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指出,由于送出难等问题,目前全国风电场普遍经营困难,甚至亏损。


        近几年煤价上涨、火电发电成本上升,发电出现行业性亏损,以致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士近日发出“警告”说:“目前中央电力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80%”。


        境况如此严峻,央企发电企业为何依然不顾“羸弱之躯”,大建风电场增加装机数量?


        一个重要原因是2007年出台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定:“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所拥有的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权益装机总容量应分别达到其权益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2010年)和8%(2020年)以上”。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