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抢占新能源先机 上演动力电池市场争夺战

发布时间:2010年7月13日 来源:科学时报

....

        然而,在他们作出自己选择的同时,他们却有所担心,“过去只要有压倒性的先进技术就能占有市场,现在即便技术领先,紧跟其后的技术发展也很快,如果纯粹执著于技术,等达到完美时再把产品推向市场就太晚了。”


        整个行业的骚动不安以及人们一夜暴富的投机心理造成了一种盲目的乐观,市场方面风生水起,而技术方面却悄无声息。然而,如此混乱的产业景象常常是一个新兴产业初期的必然特征,一定程度的投资和产能泡沫可能会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自由配置功能,以促使真正的行业巨头在真正的竞争环境里形成高门槛的竞争能力。


        产业联盟抢占市场


        目前,国内唯一掌握车用磷酸铁锂电池组规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比亚迪,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比亚迪纯电动汽车E6和混合动力车F3DM已正式推出搭载其自主研发的锂动力电池。


        而正是比亚迪在高性能电池方面的优势,为其赢得了更多的机遇。


        6月1日,比亚迪与戴姆勒在北京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研发公司,计划于2013年推出新型电动车。双方对合作初衷的解释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比戴姆勒目前采用的锂电池更先进一些。”


        在电池制造商与整车制造商互相需要的现实情况下,众多日本企业寻求结盟,意图成为未来电动汽车产业界的巨无霸。


        2007年,日产汽车就已经联合NEC成立了专业生产车用动力锂电池的合资公司AESC,在AESC的基础上,形成了雷诺—日产—NEC产业联盟。


        而早在1996年,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及其子公司松下电池工业公司和丰田汽车三方就联合出资成立了专业生产专用动力电池的公司PEVE。


        2008年,松下电器以公开股票收购方式收编了三洋电机成为旗下子公司。当时就有专家认为,松下在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领域占有优势,三洋电机的优势则发挥在电解质、集电体、外部装置领域,强强联合将形成技术的优势互补。


        由此,形成了丰田汽车—松下电器—三洋电机的超级产业联盟。


        一种新模式诞生,效仿能力强的国内厂商也纷纷开始尝试走国际化联盟之路。


        中国北京汽车公司与韩国电动车制造商CT&T公司与韩国SK能源公司签订协议,建立生产销售电动汽车的合资公司。据悉,SK能源公司将负责提供车辆的锂电池;长安汽车和LG化学签订动力锂电池供应协议,LG化学将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为长安混合动力车提供电池,随后逐步扩大到长安纯电动汽车领域。


        此外,吉利旗下的沃尔沃和LG化学签订锂电池长期供应协议。与此同时,吉利也与丹麦Lynx达成协议,吉利首批投入欧洲市场的电动车Nanoq在小批量生产阶段,由丹麦Lynx供应锂电池。


        对此,Frost & Sullivan咨询公司的汽车与交通部门分析师认为,这些国外锂电池巨头将给中国锂电池行业带来外资挤压的挑战。


        在更多的专家看来,技术互补抢占市场是非常可取的,这比单纯的选择技术或市场都更好,更适合整个行业的发展。同时,他们也认为国际化联盟并不是唯一的尝试,因为中国的整车和零部件自己也可以形成联盟,而打造这种产业联盟一定要把利益捆绑在一起,兼顾上中下游的关系。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