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可再生能源发电计划提速 央企抢先圈地

发布时间:2010年8月17日 来源:新周刊

....


        这一趋势并非仅存在于光电产业,据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介绍,我国风电产业下游基本上也是五大发电集团,加上中广核、神华、中节能八大国企为投资主体——约占风电下游总投资金额的76%,其他投资来自于地方国企,比如电网公司的“三产多经”企业,民营仅占微小的份额。


        作为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也对可再生能源产业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2009年年底,该公司在两周内即宣布了两项这一领域的投资:一是,投资55亿港元,购买国内规模最大的多晶硅企业保利协鑫20%的股份,成为这家在香港上市的国内新能源企业的第二大股东;二是,出资4亿美元购买中国龙源电力在香港IPO发售的股票,龙源电力为国内及亚洲最大风力发电企业。


        传统能源领域“寡头垄断”的格局,正在向新能源领域蔓延。


        可再生能源企业“出海”


        自从可再生能源被上升为我国的战略类新兴产业后,各地政府都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甚至有些激进。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已经有超过100个新能源产业基地。


        而中央政府现在给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类似“金太阳计划”,则为每瓦补助10—20元,再把高于现有电价的差价用电网分摊,每个电力用户负担一点儿。如此算来,一年下来,全国最多可以拿出100多亿元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可这远远不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速度。


        2009年8月26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新能源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点名批评”风电行业。国务院表示,原则上不再核准或备案建设新的风电整机制造厂。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也表示,政府将支持风电领域的并购重组,希望能够产生3—5家跻身全球十强的国内风电设备企业。


        面对央企的强势以及政策的调控,可再生能源行业洗牌在即。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公司营销经理孙洪刚坦言:“现在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开工不足的情况。近几年风电设备制造市场的产能扩大的速度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以,即使《新兴规划》出台,未来也还是会以行业整合及消化过剩产能为主。”


        为了扩宽市场份额,第三梯队的企业们忙着避免被淘汰,优势的风电设备企业则如同英利一样,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


        以风电产业发展速度同样迅猛的美国为例,其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全球第二,但是相对于中国风机市场竞争的“惨烈”之势,美国的装备制造商基本是被GE所垄断。所以,许多中国企业盯上了美国市场这块“大肥肉”。


        在5月底举行的美国达拉斯风电展会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高调宣布美国金风开业,并宣称“未来3-5年,我们的海外业务要占整体业务的1/3”。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华锐”也宣布要与美国超导公司进一步扩大战略合作关系,开发面向陆上和海上风电市场的大型兆瓦级风机,并计划在2012年推向全球市场。


        风电机组累计装机我国第四,且较早实现自主知识产权风机出口和技术出口的“明阳”,则不满足于此前的产品仅出口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甚至非洲都可以,只要有资源、能进展,就是我们的目标市场。”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首席整机技术工程师张学表示。


        姜谦认为,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向国际扩展的最大动因,还是国内的价格竞争。而国内风电企业进军国际唯一的优势也是价格比较便宜。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