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今年上半年的单位GDP能耗又上升了0.09%,前四年是累计下降15.64%,还剩下半年的时间能完成节能20%的目标吗?
林而达:第一,我们的目标是“十一五”节能20%左右,如果能够达到18%就已经是基本达到目标了。第二,前四年完成的还算可以,今年年中国务院已经开会要求各地各部门下决心一定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将会采取一些严厉的措施。我个人觉得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还是比较乐观的。
我们提出2020年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针对碳排放而言,如果从2005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能达到下降18%。第二个五年计划能达到下降16%。第三个五年计划下降14%,这样,我们通过三个五年就能达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这期间,因为我们的GDP总量还要增大,每个五年的相对减排率逐步下降是正常的。
《21世纪》:谁来协调不同国家之间观点?现在中国的碳强度减排方案能为国际社会认可?
林而达: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主要还是由缔约方大会来做决定。任何决定,哪怕是接受一个重要的科学认识,也是不能超越缔约方大会的。国际上的惯例都是这样的。不可能由某一个超级大国或集团来领导。
我感觉对于中国提出的节能减排方案,国际上有识之士会认为中国采取了实际的行动,与多数人期待的目标一致。发展中国家本来没有减排义务,为了世界人民的福祉,我们是自主的提出了我们的相对减排目标。事实上,发展中的大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体总量比较大,提出这种相对目标是符合实际的,印度提出的也是强度指标。
农业温室气体排放 还未有专门数据
《21世纪》:目前工业、农业领域的减排目标还没有公布,这些领域的碳减排或能源强度怎么样?
林而达:现在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占到总排放14%左右,其中主要是甲烷和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国家这个比率可能略高一点。农业需要也可能为温室气体减排做贡献。
农业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全面排放可能还没有专门的监测,所以还没有专门的数据。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统计方法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例如农业能源消费的问题,农业中种植、灌溉和收获都需要消耗化石燃料。按照过去国际通行的方法,这些排放都统一的算在能源消费当中。使用化肥,饲养动物也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等是可以减少碳当量排放的,这方面的潜力还是很大。
目前看,农业的能源消费要减少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未来十年我国还需增产1000亿斤粮食,以满足人口增加的粮食需要,所以还不可避免要多使用化石燃料。
“十二五”是否将碳或碳当量排放分解到农业领域,即单位生产增加值碳排放下降多少,还不知道。但我认为农业的单位增加值碳减排目标,可以与单位GDP碳减排目标一致。即在全国单位GDP碳减排40%-45%(2020年比2005年)的计划中,在农业方面可以通过少使用化肥,多利用沼气,促成单位农业增加值碳当量减少排放40%-45%目标的实现。
《21世纪》:目前农村居住消费的碳排放占总比重越来越大。但具体的农业减排分类不够清晰,这个问题该怎么办?
林而达:农业领域的减排,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增加农业碳汇,二是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这些措施都有可以使农业领域的碳当量排放的绝对值下降的潜力。但因为农业的商品用能还不可避免的要增加,因此农业分担10%GDP的相对减排任务是合适的。
农村建筑用能,做饭用能是算到农业部分还是能源部分,是统计方法的问题。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农业温室气体的减排只算化肥的使用和种植水稻等产生的非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计算农业生产之中的能源消费。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也应该算在农业增加值领域。
《21世纪》:种粮食的成本越来越高,农药化肥价格越来越高。这也算碳排放的增加吗?
林而达:农药化肥价格提高,应该能抑制农民使用,为低碳做贡献,但目前情况并非如此,价格和使用量仍旧在增加。
不过从消耗能源上来说,生产化肥的原料是化石燃料,化肥用得多,碳排放会增加,而且河流、近海的污染也会增加。如果我们能提高化肥使用效率30%,或者说,减少30%化肥的使用量,那就不但减少了相应的氧化亚氮排放,同时还可以减少生产这些化肥的能源消费。另外,目前散户养猪的越来越少,散户减少以后,户用沼气利用比率就会下降。利用沼气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措施。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