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浅析低碳工业的可能与困局

发布时间:2009年9月2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统一政策规划

  不过,看起来完备的技术路线,也未必能解决工业整体的低碳问题。因为中国的碳排放清单尚不清晰,由此也无法在整体规划上做详尽的低碳减排安排。

  周大地对记者表示,中国现在发展低碳化,是把应对气候变化变成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性目标,但怎么做还是要探寻。除了我们已经有的政策外,搞低碳化发展还要搞清楚碳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搞节能减排这么多年,但还有一些地方搞不清楚碳到底是哪里来的,这就要搞清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问题,即哪些活动是高碳的、哪些活动是低碳的,哪些是增加碳排放的、哪些是促进低碳发展的。”周大地说。

  如果没有对整体碳排放的掌握,就无法了解单一环节上的减排是否会增加整体的排放负担。举例来说,处理污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可以对水进行洁净,但这项工作中却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又比如在电力部门实施CCS,可以捕捉CO2,但同样会降低电力生产效率,耗费能量。

  缺乏能源清单所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会使一些地方盲目发展。比如,现在各地上太阳能项目较多,但生产太阳能所需的多晶硅本身是高耗能的产品,盲目生产反而会造成生产地能耗和排放的增加。

  所以,工业减排和实行低碳经济发展都必须对碳排放全流程实施有机控制,这既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基础数据的调研,也需要规划部门做出适应全局的合理规划,使碳排放既做到行业间平衡,也做到区域间平衡。如果进一步同国际接轨,还需要做到国际间的平衡。

  我国的能源基础数据十分缺乏,但就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安排国家统计局做好能源数据的调查,而且国家统计局已经在内部成立了能源司专门负责此事。

  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和市场问题,企业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如果没有对节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减排技术等的财政激励政策和投融资优惠政策的支持,企业在推进低碳经济方面将面临自身和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难有大的作为。

  从国际竞争角度看,发达国家在企业排放、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过程中付出了额外成本,使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如果不能及时产生全球性的低碳市场,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则,其在这方面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将难以获得市场回报。特别是作为能源和碳排放大国的美国是否参与低碳竞争仍是很大的变数。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厂商能否从中找到低碳发展的升级、各国政府是否愿意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而投资于能源、碳减排技术以及运输系统,来使经济复苏,也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低碳发展道路还要求在公平的国际气候体制下,通过合理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支持,使低碳技术能在全球推广,从而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化和终端消费过程中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所有这些解决全球公共物品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都同获取低碳技术商业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有所冲突,需要在新的国际气候体制下加以解决。而这都需要统一的规划设计。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