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补贴
相较于日本、美国15%~30%的同类项目补贴额度,金太阳工程高达50%~70%的补贴可谓力度空前。很多省份有条件没条件都开始上项目,如仅山东省去年上报的规模就超过了100兆瓦,“按照计划,在2009年至2011年,金太阳工程总量大约在500兆瓦以内,补贴金额在100亿元左右。而第一年上报的数量就达到了642兆瓦,这远远超出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预期。”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认为,最终得到批准的只有200兆瓦左右,说明不少水分被挤压了。
然而,总共200兆瓦的金太阳工程似乎并未受到业界大企业的高度关注。
“这个对我们业绩影响甚微。”10月27日,英利绿色能源一位高管说,这次招标总规模在200兆瓦,分到每个企业最多20~30兆瓦,而英利今年的出货量就将达到1个吉瓦,“我们参与招标的主要目的在于积累经验,为日后国内光伏市场的打开做准备。”
英利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的招标,英利的报价与其出口欧洲价格基本一致,大约在12元/瓦上下,“如今市场需求旺盛,订单紧张,我们不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来参与竞标。”去年的金太阳申报中,英利拿下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河北沧州的10兆瓦项目,为英利独资,目前已经建成完工,另一个为海南岛20兆瓦项目,英利是投资商之一。
而一位光伏组件生产商则直白的表示,此次参与竞标,主要是因为国家相关部门事先打招呼,要求积极参加,不能冷场。“今年国内光伏产品产能将超过10吉瓦,这个200兆瓦根本没什么意义,参加的目的只是为了和能源局维护关系,能不能中标并不重要。这次大企业都不是很重视,报出的价格普遍较高,而中小企业今年以来度日艰难,很有可能这次招标是中小企业唱主角。”
李胜茂就认为,这次金太阳工程招标政策的调整可能意味着中小企业成为日后金太阳工程设备的供应主体,光伏巨头们业务重心都在国外,国内市场由于量小他们并不重视,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品牌等问题无法打开国外市场,只能立足国内,“这次招标,他们就有可能不惜血本,低价竞标。”
“尽管今年光伏企业整体回暖,但很多人认为小企业的产品价格虽低,但质量上并不可靠,市场非常难做,这次如果能拿到30兆瓦,就够我们吃上半年的。”一位参与此次竞标的中小企业负责人说,中小企业的产品虽然价格低廉,但主要是降低利润出售的缘由,“我们本来就是小厂,没有品牌效应,如果价格再高,根本卖不动,我们的产品质量未必比主流厂商高,但也不会差太多。”
据该人士透露,无锡尚德等大厂商从硅料厂拿货是协议价,基本上在50美元/公斤,而组件小厂由于拿货量小,在100~300吨之间,由此价格高达90~120美元/公斤,“尚德这样的主流大厂利润在30%左右,而我们的在10%以下,只能勉强维持。”
“国内市场最终要靠大企业来启动,如果金太阳之类的工程只是继续在小范围示范,不推出上网电价等更多实质性措施,那么开启国内市场始终是一句空话,这些示范工程将逐渐成为鸡肋。”一位光伏生产商如是断言。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