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多晶硅过剩吗?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2日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


    除了“双高”问题外,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不高也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国多晶硅企业生产技术与国外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综合生产能耗比较高,对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国外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我国多晶硅平均生产成本高于国外先进企业。多数企业生产成本在40美元/千克以上,而国外的先进厂家生产成本已低于30美元/千克,另外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投产规模不大,投产时间不长,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我国多晶硅产业仍需摆脱传统加工业的影响。我国多数多晶硅企业刚刚成立,从国内外引进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和指导,然后通过购置生产设备以进行生产,其经营模式仍然秉承着我国电子加工制造业的传统,主要进行来料加工,企业鲜少有自己的技术团队、研发队伍或核心生产技术。虽然多晶硅产品主要应用于半导体产业,但多晶硅的提纯更多属于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果从“大化工”角度来看,多晶硅产业只是化工生产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国“大化工”产业非常发达,如果善用我国在化工行业的经验,助力我国多晶硅产业,一方面可以保证生产原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生产副产物,提高产品附加值。其实国外的先进多晶硅企业无不归属于化工集团或本身控制有其他化工企业。


    最后,我国多晶硅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多数多晶硅企业于2005年后成立,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以从国外引进为主,在生产层面的影响力不足,缺乏权威性的人物。


    大企业战略


    首先,我们应该鼓励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多晶硅企业壮大发展规模。多晶硅产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门槛较高,从国外多晶硅产业的发展经验看,大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通过大企业对技术和生产的持续投入,才能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鼓励我国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多晶硅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优化存量、扩大生产规模等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竞争。


    其次,要鼓励多晶硅项目在西部资源(34.51,0.36,1.05%)能源丰富地区落户。多晶硅生产提纯所需的能耗较高,目前电力成本约占据了多晶硅成本的30%~40%。我国西部地区石英矿储量高,能源资源丰富,电力成本较低,非常适合发展多晶硅产业,以实现能源的就地转换,提高能源产品的附加值。在新疆等西部地区发展多晶硅产业,也是响应国家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号召,有利于获得政府部门的差异化政策支持。


    再次,鼓励多晶硅企业兼并重组。多晶硅行业的发展已经有50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国际市场上的多晶硅主要由七大厂家供应。而目前我国已投产的多晶硅企业在70家以上,一些企业存在能耗高、排放大等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的多晶硅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生产成本低、竞争力强的企业兼并改造效益不佳、生产存在问题的多晶硅企业。


    最后,我们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作用,积极推动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工作的开展,联合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界、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多晶硅企业间的合作,加强行业协作和自律管理;围绕降低产品成本、推动节能减排、完善产业配套,搭建中国光伏产业合作发展的平台,扩大行业交流空间,共同研发关键技术,分享自主创新成果;做好政策建言和沟通宣传工作,积极提升我国光伏行业总体形象,更好地应对和参与国际竞争。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