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资源化”技术破解氨氮污染困局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科学时报

....


    中科院过程所研究员曹宏斌表示:“这些核心技术基于氨与水分子相对挥发度的差异,通过在精馏塔内进行数十次气液相平衡,可以将氨氮以分子氨的形式从水中分离,然后以氨水或液氨的形式从塔顶排出。经过这一过程,脱氨后的废水氨氮浓度可降至10毫克/升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小于15毫克/升)。”


    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


    新技术的一个关键词是“资源化”,这是以往氨氮废水处理技术没有实现的。


    “精馏塔处理后的氨水或液氨从塔顶排出后,即被冷凝器冷却到常温成为高纯氨水进行回收。这一过程使氨氮资源回收率超过99%。”刘晨明解释说,“氨氮以氨水的形式回收,氨水可以直接作为生产原料使用,实现了污染物的资源化,这相对于传统技术节能40%。其运行成本受水质影响,在5~20元/吨范围内波动。”


    刘晨明表示:“虽然采用‘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可能会使企业初期投资高出30%,但在处理过程中,收支抵消后,有些企业每处理1吨废水还能够盈利2~6元。而传统的处理技术无法回收氨水,因此没有盈利。所以,‘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在具有良好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管什么技术,企业能用才是硬道理。刘晨明说:“经过实践证明,传统的精馏处理技术在企业应用过程中难以实现长期免维护运行,原因是废水在处理过程中容易结水垢。新技术开发出高温、高碱条件下专用阻垢分散剂,一举解决了这一问题,使维护周期大大延长。”


    据曹宏斌介绍,目前项目组利用该技术已在天津、福建、辽宁、吉林、广东、湖南等地建成7套处理规模为100~400吨/天的示范工程,全部稳定运行。这项技术将主要应用于冶金、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氨氮废水处理,而这些行业产生的氨氮废水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作为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首选技术,“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已被环保部列入2010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名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懿表示,目前,环保治理的思路已由“先污染后治理”向全过程污染控制转变,从事过程工程的科学家要勇于承担国家环保治理任务,不能再局限于发文章,而要切切实实拿出企业实用的环保技术,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从这方面说,“高浓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