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格方面,我国政府采取了差别电价、峰谷电价、分时电价等有利于节能的电价政策。自2004年以来,各有关部门5次发文出台并完善差别电价制度。
在金融政策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出台相应政策,要求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改善节能环保领域的直接融资服务,多角度拓展节能环保企业的筹资渠道。
“十一五”期间,通过调整有关的税收、价格、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大大限制了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幅削减了高耗能行业产品的出口;加速了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应当改进全国“一刀切”
记者:我国目前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比较严重,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未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房庆:当前,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在全国基本上是“一刀切”。这虽然便于统一操作、统一考核,但是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的不同,未来在相应的节能工作安排中,应充分考虑各地方、各行业、各种企业类型的情况,予以区别对待并分类指导。
譬如,对于正在经历大开发的西部地区,它们的发展,更多地依赖资源,因此在追求GDP发展的同时又要它们完成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指标,就有相当大的困难。而对于深圳这样经济水平高、更多依靠高科技以及资本发展的城市来说,完成指标不成问题,那么下一步就应当在新兴产业、节能技术、新能源、低碳经济等方面再起领先带头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节能技术、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节能形势严峻 需要全民努力
接过房庆的名片,密布的碎小花纹让我好奇。“这是再生纸,节能环保不是口号,而是要身体力行。”房庆说,每个人生活习惯中碳排放的数量看似微小,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以众多人口乘数计算,就是巨大的数字:如果每个家庭都采用节能光源,一年可节电700多亿千瓦时;每个家庭都选择节能冰箱,一年可节电400多亿千瓦时。两者相加,相当于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房庆表示,“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的增长幅度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十分巨大,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高耗能产品的需求不可能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生活和建筑物用能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说,未来十年能源消费的刚性增长将难以改变,如果继续延续新世纪头十年里能源需求年均2亿吨标准煤的增速,无疑将会为我国能源的可持续供应、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外承诺等多方面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受到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必须依靠节能来大幅度削减能源的需求,节能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全社会还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究竟能做点什么?房庆说,如果在买空调、电视、冰箱的时候,每个人都能算总账,即使能效高的产品价格略贵,也能坚持选择这些产品,就是为节能减排出了一份力。
城市交通难题越来越难解,车主们少开车,既缓解交通,也减少排放。房庆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每月少开1天车,以全国1300万辆私家车计算,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万吨。全国少用一半的塑料袋,可节约6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万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