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还需完善
针对上述让光伏发电项目“晒太阳”的现象,有光伏生产商认为,“金太阳”补贴政策实施一年多以来,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是与市场行情脱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金太阳示范工程”是国家2009年开始实施的支持国内促进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项政策。然而,该项补贴是针对招投标实施的补贴,投标方企业拿到补贴后并没有动力减少上游企业的成本。因此,该项政策并不能直接惠及光伏组件的生产商,由此导致生产商缺乏为光伏发电项目供货的动力。
梁志鹏副司长表示,国内光伏市场在相关扶持政策的鼓励下并非无所作为,2010年国内新增了5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而到2009年时累计才有3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增长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国内厂商却并不领情,“市场不好、卖不出去的时候,说国家应当启动市场,一旦市场启动起来了,他们又看不上国内市场,觉得国际市场很好。”
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国际事务部高级商务专员杨来表示,新能源行业是靠政策吃饭的,合理的电价不出台,做了也没谱。应该借鉴德国固定电价的政策,转变我国招投标形势,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才有盈利空间。
同时,上述光伏企业高管向本报表示:“‘金太阳’补贴力度太小,根本无法盈利,稍有规模的企业都不看重国内市场,因为不愿做赔钱买卖,小厂家大都给大企业做OEM(代工生产),只有少数会靠低质产品来换‘金太阳’项目的补贴。”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