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旗下新疆硅业有限公司一位区域经理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一期1500吨/年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投产一年多来产能稳定。由于销售情况良好,供给存在一定缺口,目前准备扩产至3000吨/年。该标准的出台对特变电工的多晶硅项目影响不大。”据其透露,目前特变电工正在与下游半导体企业洽谈,准备输出电子级多晶硅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四季度以来,政府部门批准的多晶硅项目极少。与此同时,受国外光伏发电市场回暖的拉动,我国光伏电池行业2010年保持迅猛发展,位于上游的多晶硅行业供不应求。中信证券分析师杨凡认为,提高多晶硅投资的门槛后,将众多原本指望在多晶硅行业捞一票就走的投机分子挡在了门外;同时有利于那些已有建成产能、后续扩产计划庞大的企业发挥规模优势,提高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
中投顾问能源首席分析师姜谦此前在评价《条件》出台后的影响时表示,未来国内将出现七八家大型多晶硅企业。
二级市场上,受新准入条例出台消息影响,昨日多晶硅概念股逆势表现活跃,截至收盘,乐山电力、川投能源、孚日股份、江苏阳光和天威保变等多个股涨幅均超过1%。
政策解读
四川河南等地企业影响最大
最新制定的准入门槛显示,包括多晶硅新建及改扩建项目投资中最低资本金比例不低于30%,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对缺配套及环保不达标项目不予核准,及定下生产规模与技术设备等,与市场原预期相符合。
据悉,上述标准的出台源于金融危机后出现的多晶硅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等问题。为此工信部与国务院已在2009年8月、2009年9月先后出台了《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和《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希望能控制局面。
中投证券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苏、云南等20多个省,已有近50家公司正在建设、扩建和筹建多晶硅生产线,总建设规模逾17万吨,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倘若这些产能全部实现,相当于全球多晶硅年需求量的两倍以上。
有分析人士指出,据目前中国17万吨规划产能中,60%以上是单线3000吨以下的产能,按照该规定,四川、河南等省份的多晶硅企业将受影响最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