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目前共同组建有产能为3000吨的乐电天威项目,分别持股51%、49%。除此之外,天威保变还持有产能为3000吨的天威四川硅业51%的股权,以及产能为1260吨的新光硅业35.66%的股权。
财务数据显示,由乐山电力控股的乐电天威自2010年4月转产以来,目前刚好能扭亏为盈,全年实现利润仅58.7万元,而天威四川硅业目前也仅盈利533万元,而达产已有两年的新光硅业全年净利也只有约3000万元,与盈利过亿的历史峰值相去甚远。
“多晶硅企业的产能并不等于产量,大多数项目在转产后都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才能逐步实现达成,所以在行情走俏的时候,上游上市公司受益多少完全取决于实际产量。”前述券商人士对上述数据分析。
对此,天威保变也表示,目前公司净利下滑主要是受公司旗下新能源企业均处于建设收尾或投产调试阶段,前期市场开发支出较大以及未满产所导致的高额成本因素影响。
或许正因为此,就目前而言,国内多晶硅市场仍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国内多晶硅需求仍维持高位,进口量约5521吨,同比增长74.8%。这就意味着,短期内,随着产能的及时释放,不少多晶硅企业仍可获得可观利润。
不过,长期来看,上游多晶硅企业仍将受下游供需状况的考验。
前述券商研究员称,2011年开始,国内产能将急剧释放,保利协鑫旗下江苏中能产量将直逼2.1万吨,而江西赛维将由目前的1.1万吨提高到1.8万吨。而去年全年国内供给多晶硅只有约4万吨。而由于国内成本较高以及下游企业提前增加多晶硅库存的问题,国内多晶硅企业存在被动过剩的可能。
“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仍要依市场而定,如果供需矛盾并不是很突出,2011年大多数处于上游的上市公司将获得较高收益。”前述券商仍对此保持乐观。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