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市场行情 » 正文

多晶硅价格大涨或加速光伏产业整合

发布时间:2011年4月11日 来源:国际新能源网

....


    上述说法分别得到了相关企业的验证。无锡尚德太阳电力有限公司公关经理张建敏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目前的多晶硅、硅片价格上涨是正常的零售市场短期波动,对像他们这样签长期订单的公司而言影响不大。


    然而,一家规模较小的光伏制造企业负责人则对本报表示,受最近多晶硅价格大涨影响,该企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目前正在考虑转产。


    宋亮对此次多晶硅涨价持乐观态度。“从全局看,这次涨价更有利于促进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宋亮表示,涨价会迫使部分中小企业退出光伏市场,光伏产业整合将加速,整个产业也将加快提高技术水平和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达到提高我国光伏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强我国光伏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光伏组件企业何以应对双重压力?


    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部分国内光伏电池组件企业却难以嗅到生机盎然的气息。


    某国内知名光伏组件企业内部人士坦言,如果多晶硅价格持续长期上涨的话,即便是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也将面临上调供货价格的风险。


    彭博新能源财务公司新近公告显示,3月份多晶硅电池的均价为1.25美元/瓦,比去年12月下降了9.4%。上游是多晶硅原料价格的连续攀升,下游是多晶硅电池价格的持续跌落。


    面对利润或将被不断挤压的双重压力,国内光伏下游企业需要如何应对?


    李胜茂认为,光伏产业下游利润率较低,纯粹的光伏电池生产企业竞争力薄弱,易受多晶硅价格波动影响。


    “在多晶硅价格上涨和电池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光伏企业应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张,进行垂直一体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硅片生产,抢占行业上游;另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应当积极进行行业并购,拉长产业链。”李胜茂提出了建议。


    据悉,英利集团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拥有垂直全产业链的首家太阳能光伏企业,而赛维LDK、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等光伏龙头企业正谋划整合组建全产业链。


    宋亮表示,此次多晶硅涨价会暂时挤占压缩电池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间,但从长期来看,这个问题不会对多晶硅电池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它们可以在电池生产领域有所作为。


    “首先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争取做附加值高的中高端产品,尽量避免做低端产品。”宋亮指出,“其次要实现最大程度的生产规模化,发挥产品规模效应,借此降低多晶硅电池的成本。”


    “光伏产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的最大障碍就是成本高昂,只要把成本降低了,市场自然会成长起来,政府也自然会启动内需市场。”宋亮对记者说。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