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我国政府宣布在2020年单位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至45%的目标。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在这么短时间内这样大规模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有研究者认为,碳税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有效的经济手段之一,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效果已经在开征碳税的一些国家得到验证。
研究资料显示,碳税最先在北欧国家实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和荷兰是碳税的先行者,并于1992年由欧盟推广,目前已有阿尔巴尼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开征了碳税或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税种。
此外,有学者认为,开征碳税是应对国际“碳关税”压力的现实选择。据报道,上月底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1)》指出,作为全球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国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哥本哈根会议以来,美、法、英、日等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对于世界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来说影响极大,如果实施的话,中国将要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支付巨大的成本。
研究认为,中国作为出口大国,是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重要目标,我国若主动宣布实行碳税,则可有效阻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征收碳关税。
范围
煤油气等化石燃料是主要征收对象
碳税一旦开征,对相关行业、企业产生的影响便备受关注。按照相关研究设想,我国现阶段碳税的征税范围和对象确定为,在生产、经营等活动过程中因消耗化石燃料直接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因消耗化石燃料所产生的,因此碳税的征收对象实际上最终将落到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化石燃料上。
姜克隽认为,开征碳税之后,高耗能工业将受到深刻影响,水泥、玻璃等建材行业、钢铁及相关制造业、有色金属行业以及化工行业等影响都将较为明显。
以能源成本占其总成本30%以上的钢铁行业为例,姜克隽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开征碳税之后,一吨标煤的价格上升30元/吨左右,一吨钢大致需耗用700公斤左右的标煤,这意味着一吨钢的能源成本将随之上升20元/吨左右。就目前而言,低端钢的市场售价为4000多元/吨,“对于钢铁行业的微利状况而言,这种成本上升幅度较大。”
记者了解到,从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情况看,2010年销售收入利润率2.91%,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
“钢铁工业要致力于走向高端产品,其售价会在15000元/吨以上,这样可以很好消纳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 。 其 实 这 也 是 征 收 碳 税 目 的 所在。”姜克隽说。
“实际上,对于高耗能行业而言,碳税的征收会影响很大。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节能减排做得不好企业,一方面可以促使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投入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会加快行业的优胜劣汰,进一步推动行业整合。”一位华中地区大型钢厂副总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而据此前媒体披露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全过程能耗大约为4 .84吨标煤/吨纤维。这意味着,开征碳税纺织服装产业将会首当其冲。宁波一位纺织企业市场部人士在电话里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我们很多产业都处于比较低端的地位,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一旦征收碳税,可能会打击我们很多产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碳税比较新,以前也没有基础,因此,如果要实现全面铺开,需要一段企业和社会各界适应的过程。
不过,姜克隽同时表示,对开征碳税产生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对于能源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不到10%的诸多行业,10元/吨的碳税对其影响微乎其微。以煤炭为例,原价在500元/吨至700元/吨的话,加征碳税之后,其售价会上升20元至40元/吨左右,如果这些煤炭用来发电,最终传导到消费者时,一度电的价格将上升1分多钱,总体来看,影响不明显。
就整体而言,财科所上述调研报告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O E C D国家在开征碳税时,基本上都遵循税收收入中性的原则,即在开征碳税的同时,降低所得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的收入,从而使整个税收收入相对保持不变。为此,我国在开征碳税时也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整个税制结构的调整,按照有增有减的税制改革方案,以其他税种改革所形成的税负空间为限度来开征碳税,如增值税转型所形成或资源税改革所留下的税负空间,实行基本保持税收收入中性的改革。记者 王涛 杨烨 北京报道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