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实现住宅建筑的低碳营造和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11年5月3日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


    现场施工装配化:


    ●钢结构住宅全部构件在工厂预制完成,施工现场将构件通过螺栓、焊接等可靠方式连接、组装及装配成整体,像装配汽车一样造房子;


    ●各种工序可立体交叉作业,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周期1/3以上;


    ●大量干式作业取代湿法作业,现场施工的作业量大幅减少,污染排放也明显减少,一般节材率20%以上,节水率60%以上;


    ●隐蔽工程少,易于质量控制与监督,能有效规避传统建筑偷工减料问题,或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引发质量安全风险;


    ●装配化施工方式,施工场地占用少;


    ●大幅减少现场作业量,减少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数量,有效破解“民工荒”问题;


    ●相关配套先进建筑节能技术更便于应用。


    土建装修一体化:


    CCA板墙体表面十分平整,不需抹灰;


    墙体采用轻钢龙骨框架结构体系,便于管线预埋,易于实现建筑装修一体化解决方案,减少资源和材料浪费;


    集成嵌入式一体化装修技术,全面提升住宅装修品质。


    提升房屋品质和舒适感


    改善传统住宅墙体渗漏、开裂等质量通病;


    墙体隔声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具有自保温功能的CCA板整体灌浆复合墙体,规避外墙外保温或外墙内保温系统耐火性能差的弊端(如:央视、上海和沈阳大火);


    不结露和具有呼吸功能的CCA板灌浆墙体,提供干爽、舒适的生活空间;


    门窗开孔不受限制,提高房屋采光与通风性能,增强房屋舒适度;


    套内无承重墙,大开间布局,空间易于分隔与实现功能改造,提高房屋对家庭结构变化的适应性,延长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


    提高建筑抗震防灾能力,营造安全家园


    自1900年以来,我国历次地震灾害致死人数达到55万,占全球地震致死人数的53% 。究其原因,一是长期以来我国住宅建筑以砖瓦结构或砖混结构为主,建筑物抗震性能不足,被砸死或窒息而死的占地震死亡人数的绝大多数。二是倒塌的建筑物阻碍了道路,严重阻碍了震后救援。


    作为世界上遭受地震袭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遭受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日本政府痛下决心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于次年出台了世界上首部建筑物抗震规范,并对每栋建筑抗震性能进行了精确计算。尤其经历了1995年神户大地震,据调查83.3%的死亡由房屋倒塌造成,12.8%由火灾造成。随后,震中兵库县实施了“不死鸟”计划,要求建筑物遭受8级地震不倒;日本政府则提出了“零死亡”计划;中央防灾会议于2005年制定了《建筑物抗震化紧急对策方针》,建筑及其部品的抗震化率到2015年达到90%。因此,抗震性能卓越的钢结构、轻质材料等各种最先进的防震手段被广泛应用,并且所有老式建筑几乎全部采用X、K、Y等不同形状的钢结构框架进行加固。


    今年3.11特大地震,日本达到人类观测史上最高级别的9级,以及由此引发千年一遇大海啸的轮番袭击。事实证明,日本确实经受住了9级地震的考验,地震本身给建筑带来的破坏并不大。


    钢结构住宅卓越的抗震性能再一次被证实。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