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2009年11月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至45%。“二氧化碳减排”并首次成为“十二五”(2011年至2015年)规划的约束性量化指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
据中国官员透露,中国准备在制定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宏观政策、组织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等十个方面采取一系列行动。
中国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上个月刚刚公布的报告显示,“十一五”(2006年至2010年)时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上一个五年规划时期的1.04降至0.59,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限制出口的九种原材料,或在开采加工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和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或在开采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赵晋平指出,中国对上述原材料的出口进行限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国内企业对上述原材料的使用、开采和加工,虽然会对国外使用者造成一定影响,但其符合世贸组织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资源类产业健康发展。
关闭小煤矿,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提高税费,将绿色节能减排任务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国正在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动了真格的”。
在2010年底前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目标的基础上,中国工信部不久前公布了今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分别为:炼铁2653万吨,炼钢2627万吨,焦炭1870万吨,铁合金185.7万吨,电石137.5万吨,电解铝60万吨,铜冶炼29.1万吨等。
“淘汰落后产能不可避免地会减少相关产品出口,但这并非外界所称的资源保护主义,而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政府采取的必要控制行动,它有利于改善中国及全球的环境治理。”赵晋平说。
观察人士表示,WTO作为国际组织,应该充分考虑到各成员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禀赋。中国是资源稀缺型国家,而且正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对一些资源产品的出口进行适当管制,既有利于本国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美欧不能一方面要求中国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一方面又指责中国进行相关产业政策调整的努力。”赵晋平说。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中国可就该项裁决进行上诉。按照程序,在中方正式向WTO提起上诉后,WTO争端解决机构将在半年后发布终裁。
中国商务部6日表示,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对资源类产品实施科学管理,维护公平竞争,促进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